當前位置:首頁 >>特別關注

安全第一,建議謹慎選擇配置鋰電池的消防應急照明集中電源

2024年06月21日 17:26????信息來源:廣東拿斯特(國際)照明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關注應急照明行業中鋰電池集中電源的安全隱患及其規范化應用的問題。應急照明集中電源在電纜井長期工作,存在與電動車上樓充電類似的風險。目前應急照明市場上充斥著未經嚴格檢測認證、質量參差不齊的鋰電池產品。新國標GB17945-202x即將實施,預期將引導行業加速向鋰電池轉型,可能帶來與電動自行車行業類似的安全問題爆發。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來提升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的安全性,防止鋰電池安全風險擴大化。建議:在一類高層建筑及人員密集場所以傳統鉛酸電池為首選;限制單個集中電源箱的功率;要求行業內廠家遵循GB40165標準等。

關鍵詞:鋰離子電池:應急照明集中電源:電纜井: GB17945標準:安全監管

Safety first, it is recommended to carefully choose the centralized power supply for fire emergency lighting equipped with lithium batteries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of lithium battery centralized power supply and its standardized application in the emergency lighting industry. The centralized power supply for emergency lighting works in the cable well for a long time, and there is a risk similar to that of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upstairs. At present, the emergency lighting market is full of lithium battery products that have not been strictly tested and certified and have uneven quality.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GB17945-202X is about to be implemented, which is expected to guide the industry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to lithium batteries, which may bring about an outbreak of safety issue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e-bike industry.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centralized power supply for emergency lighting and prevent the expansion of the safety risk of lithium batteries. Suggestions: In a class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crowded places, traditio.

前 言

新年伊始,南京市雨花臺區“2·23”居民樓火災事故震驚全國,大火無情地奪走了15條生命,另有44人受傷[1]。這起悲劇不僅給受害者的家庭帶來了無盡的痛苦,也為我們所有人敲響了安全警鐘。

據消防部門通報,火災系電動自行車停放處起火引發,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輕快便捷的兩輪交通工具為何成為威脅人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定時炸彈”?電動自行車使用鋰電池安全問題再次引起輿論廣泛爭議。此次事故使得實施將滿5年的電動自行車“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面臨新的拷問,可以預見,此次事故勢必將在電動自行車安全領域引發一場更為嚴格的監管風暴。

舉一反三,未雨綢繆。全國各地紛紛狠抓“電動自行車&蓄電池不進樓,不入戶”的時候,作為一個消防從業者,筆者從南京“2·23”火災敏感地聯想到了應急照明行業也有類似的鋰電池應用風險正在積聚。

根據有關國標,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箱恰恰就需要設置于建筑電纜井內[2],并且其內置的蓄電池組正在快速采用鋰電池類型。這些沒有國標檢測認證、安全性能堪憂的鋰電池,可能成為今后事故的縱火源,這樣的安全隱患應引起高度重視,盡早采取有效措施。

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的鋰電池與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存在類似的安全隱患

1、應急集中電源的鋰電池與電動自行車鋰電池能量等級相當

應急照明集中電源(EPS)是以蓄電池儲能,為集中電源型消防應急燈具供電的電源裝置。他是GB 51309《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倡導的新型低壓集控應急照明系統的核心設備,其系統框架見下圖。

以使用量最大的額定功率0.5KW的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為例, 消防電源箱需要按照GB17945-2010《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以下簡稱GB17945-2010)送檢,應該達到超過90分鐘的額定功率放電時間,則配套的鋰電池容量通常需要達到36V,24Ah(約864 W.h);工程使用量較大的額定功率1.0KW應急照明集中電源,鋰電池容量翻倍增加到約1600W.h。

國標電動自行車配置的鋰電池一般為48V,16~24Ah,折算約750~1100W.h,外賣小哥常用的加大鋰電池一般是60-72V,20-24Ah,大約1200~1700W.h。

可見,應急集中電源配套的鋰電池與電動自行車使用的鋰電池容量大小接近,發生熱失控爆燃時能量等級相當。

2、應急照明集中電源鋰電池在電井里發生爆燃容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近年來,國家多次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對電動自行車嚴格管理,嚴禁進樓和入戶停放、充電。然而根據國標GB51309規定,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箱主要設計安裝在建筑內的電氣豎井、配電間內,住宅樓宇的電氣豎井(也稱電纜井)多數與住戶房間相鄰,通常在疏散過道邊與住戶逃生通道只隔著一個管井門。

電纜井防火封堵不到位、井內堆放可燃雜物、電氣線路敷設不規范[3],一直是多年存在的頑疾,加上鋰電池爆燃起火的巨大威力,薄薄的管井門并不能保證安全隔離??催^電動自行車鋰電池著火猛烈燃燒視頻的朋友,一定不會懷疑這個結論。

由于電纜井的特殊構造,火災發生時容易形成“煙囪效應”,爆炸燃燒產生的熱空氣向上流動,會加快火勢蔓延的速度,使得濃煙和大火迅速擴散到整個建筑。消防部門模擬電纜井起火,10分鐘蔓延6層樓[4]。

2023年5月,山東呂梁兩起電纜井內火災(電線著火和電表箱著火),分別造成5人和3人送醫后搶救無效死亡,20人受傷[5]。

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是應急時提供疏散指示和照明的設備,當其本身出現事故,疏散指示和照明燈具必然癱瘓,鋰電池燃爆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煙氣,疊加更猛烈的火勢使電纜井內大量線纜的絕緣材料產生劇毒濃煙,無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的環境中,有毒濃煙能見度低,加上高層住宅人員無法快速逃離和得到及時救援,電纜井造成的火災極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3、應急照明集中電源配置鋰電池正在加速,不嚴格監管將步電動自行車后塵

GB51309-2018自2019年3月實施之初到2022年期間,因為鋰電池價格遠遠高于鉛酸電池,全國生產消防應急集中電源的廠家基本都采用鉛酸電池。

隨著鋰電池原料價格跳水,2023年下半年以來,市場上鋰電池集中電源箱品牌開始增加。

應急照明新國標《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GB17945-202x(以下簡稱新國標GB17945-202x)正在報批中,預估2024年5月或6月頒布。新國標GB17945-202x報批稿中對集中電源采用鋰電池為蓄電單元的額定初裝放電時間較GB17945-2010減少了1/3,這將直接節省1/3的蓄電池成本[6]。

和電動自行車類似,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箱最大的成本就是蓄電池。新國標GB17945-202x節省1/3電池成本的利好政策出臺,在利益驅動下,必定促使整個消防應急行業急速全面轉向鋰電池。

這個發展趨勢與電動自行車如出一轍。強制性國家標準GB17761-2018《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電動自行車國標GB17761-2018)規定整車重量嚴格限制不超55kg,同樣重量下,鋰電池作為動力源肯定跑得更遠。于是,鋰電池電動自行車迅速普及,這是強制性國標魔力指揮棒改變產品發展傾向的典型案例。

表格來源:GB 17945-202x《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報批稿

第三,伴隨電動自行車行業違規使用拆車電芯,應急照明行業將同樣波及

2024年3月31日,央視財經聚焦鋰電池回收亂象,直指鋰電池安全隱患的幕后真兇。

近年來,隨著鋰電池產業的迅猛發展,廢舊鋰電池數量不斷累積,一些資質不全的小作坊、小工廠盯上了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這一條“發家致富”的門路,擅自回收拆解舊的鋰電池,并進行粗加工牟利,這些“三無”產品給社會公共安全,埋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據說,這些“三無”產品已經開始盯著正在快速擴張的應急照明用鋰電池,因為做兩輪車用鋰電池的小作坊同樣可以做應急照明用的鋰電池,沒什么差異,只不過目前應急照明電池是36V,串聯電芯更少更簡單。

據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統計,2013年至2017年全國共接報因電動自行車引發的火災1萬余起,年平均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約2000起。

2023年全國共接報電動自行車火災2.1萬起。

也就是說,電動自行車國標GB17761-2018實施之后,因電動自行車引發的火災事故逐年增長,2023年一年自電動自行車引發的火災數量是之前年火災數量的10倍[7]。

急劇增加的事故,包括了電動車市場總量增長、2019年國標GB17761限車重導向鋰電、廢舊鋰電池混亂拼裝等多種因素,特別是后面兩種因素。這些類同的因素也會作用于應急照明行業,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未來消防應急行業也將面臨著10倍以上的事故概率增量。

預計應急照明行業每年將增加近百萬個鋰電池包,后續將累計超過千萬個壽命期內鋰電池包安裝在千家萬戶的居民小區電纜井或人員密集場所電井,猶如埋藏的一個個巨大隱患。

二、應急照明行業用鋰電池產品野蠻生長,沒標準約束,風險正在蔓延

1、應急照明用鋰電池沒有標準認證和檢測,野蠻生長,劣質產品橫行

目前執行的GB17945-2010,在應急照明集中電源送檢時只是測試電池應急放電時間是否達標,但是,對于鋰電池的安全性能不進行實際檢測。應急照明集中電源使用的鋰電池沒有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檢測,也沒有列入3C認證。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通報稱,今年1月份,北京市發生電動自行車和電動三輪車火災33起,從火災原因上看,鋰電池故障30起,占總數的91%[8]??梢婁囯姵刭|量問題是重中之重。

按道理,用于疏散逃生的消防產品大量部署在眾多樓宇的電纜井,在千家萬戶的隔壁,為了確保安全應該采取更嚴格的標準。但是,目前應急照明行業鋰電池還在野蠻生長,處于混沌無無序狀態。

電動自行車火災頻發就是電池等關鍵部件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制定落后于使用需求,導致了先發展后治理的被動局面,教訓非常深刻。

2、應急照明行業大量使用了來歷不明的鋰電池包,電芯品質及PACK質量堪憂

筆者在市場上看到很多廠家的應急照明集中電源采用的鋰電池是第三方來源的簡易包裝的“拼裝”產品,見下圖。

這些用簡陋鎳片連接來歷不明的電池,加上膠帶捆綁,黃色玻纖布包裹,最外面套上熱縮膜封包,與央視財經曝光的黑作坊非法拼裝生產的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半斤八兩,安全性毫無保證。

3、渾水摸魚、偷工減料,銷售與送檢容量不一致的減配鋰電池

大家都比較熟悉鉛酸電池,某個規格容量型號電池的外觀尺寸和體積、重量很明確,品質好壞比較容易判斷。但是,鋰電池品種、性能差異大,多數人對鋰電池接觸少,很少有人熟悉其體積、重量與容量的對應關系,這就為廠家貍貓換太子戲法提供了方便,某些消防應急廠家偷工減料,在市場上銷售的集中電源安裝了只有送檢容量一半的鋰電池,多數也沒有電池均衡板(BMS)、降低電池品質和電池容量。

工地上很少有人懂得如何檢測判斷電池容量及品質,市場上,很多便宜得讓人難以置信的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箱就在電池容量上做手腳。

下圖就是某廠300W鋰電池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檢驗報告與現場安裝同型號對比。非常直觀的可以看到,實際現場裝配的電池體積、容量縮水一半了。

正如消防行業專家丁宏軍所言:消防產品,不得不用;不求品質、但求低價,通過驗收即可,各種底線不斷被挑戰。

4、應急照明配套的簡易鋰電池包,多數沒充電均衡控制及溫度預警功能

為了確保鋰電池組中的每個電池單元都能被均勻地充電和放電,鋰電池包需要通過均衡管理電路對電池組里的每一節電芯進行管理,才能延長電池組的整體使用壽命,并提高其性能,避免因為某個電池單元過充或過放而引發安全問題。

小作坊拼裝的劣質鋰電池包不會在這里下功夫,最多搭配一個簡易的過充電保護板應付了事。

沒有均衡管理電路,不僅不能有效控制電芯的充放電節奏,更不可能及時把電池包異常溫升或過壓過流等故障信息傳遞給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當電池出問題,值班人員無法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未來的應急照明鋰電池標準將要求強制性采用“通訊協議”的方式充電。正在報批的應急照明GB17945-202X新標準,明確要求采用鋰離子的蓄電池電源管理單元具有蓄電池溫度監測報警功能。這些信息顯然要通過信號傳輸線來傳遞,今后的鋰電池包就更加安全。

據筆者調查,消防行業內只有極少數大廠的鋰電池包內置了溫度傳感器,并能將采集的溫度等異常信息顯示在液晶控制屏,并傳遞到消防控制室。一旦電池使用中有異常,就能及時報警提前采取預案。

某品牌集中電源備電信息查詢界面:顯示內部電池組電壓及電池包溫度信息

三、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的蓄電池該怎樣選用更安全的鋰電池產品

1、一類高層建筑及人員密集場及防爆場所,宜選擇傳統鉛酸電池更安全

目前鋰電池工藝還不十分成熟,內部的能量密度較大,耐熱性相對較差,一旦發生熱失控,就可能引發自燃現象。尤其是劣質鋰電池,其安全性問題更為突出。相比之下,鉛酸電池則表現出了較高的穩定性,鉛酸電池極少出現自燃現象。

2024年2月發生電動車火災重大事故的南京雨花臺區明尚西苑居民樓就是百米高34層建筑。根據目前的消防登高滅火救援能力和疏散逃生便利性來講,超過54米高度的高層居民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50米的公共建筑等一類高層建筑,源頭上避免使用鋰電池應急集中電源,避免鋰電池上樓進入電井,是最簡單省事也是最有效的。

國家消防電子產品質檢中心副主任丁宏軍2023年9月題為“消防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系統設計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9]的公開演講中指出應急電源電池選型,鉛酸、鎳鉻、鎳氫電池安全性更高,是首選;磷酸鐵鋰電池可以有條件使用,并應有防護措施。鎳鉻、鎳氫電池容量小只適合燈具內使用,實際上,應急電源電池選型鉛酸電池就是首選。應急電源箱是365X24小時持續通電工作在電井,比兩輪車白天都在外面,夜間才回來充電的方式有更多時間積累風險。

鉛酸電池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電源,已經歷了超過百年的發展。鉛酸電池配置在集中電源箱并在電井、配電室固定使用,平常處于后備浮充,只是偶爾做短時間(三分鐘)月檢及年度一次長時間放電年檢,不像兩輪車或電動汽車應用場景,需要追求鋰電池長續航,低體積重量、高循環放電的優勢。

鉛酸電池的優勢包括:

1)技術成熟:鉛酸電池技術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完善,工藝成熟,產品質量穩定。

2)安全性好:相比鋰電池,鉛酸電池的熱失控風險低,不易發生爆炸或火災。

作為本身就是消防應急疏散產品的安全性角度來看,鉛酸電池無疑更勝一籌。

3可靠性高:鉛酸電池可以在多種環境條件下穩定工作,包括電井低溫充電。

4)適用范圍廣:從汽車啟動、不間斷電源(UPS)到應急照明(EPS)等領域,鉛酸電池都有廣泛的應用。

5)回收利用率高:鉛酸電池已經實現充分回收利用,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

2、選用鋰電池的單個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箱功率不宜超過300W

鋰電池包容量越大,能量越高,風險越大,造成的后果也更猛烈。

鋰電池包容量直接對應著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箱的功率大小。

即將頒布的GB17945新國標要求:應急照明集中電源采用鋰離子蓄電池的額定容量不應大于0.5 kVAh。

根據目前現行的GB 17945新國標90分鐘應急時間要求,0.5 kVAh額定容量對應著集中電源大約330W的功率??紤]氣溫影響及電池包之間差異,一般0.5 kVAh送檢標配300W功率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箱使用。

實際上,新聞報道里面,家庭滑板車、平衡車、掃地機器人小容量鋰電池導致的火災事故都有多起報道。限制300W功率也只是權宜之計。

2023年2月2日,四川廣安一小區一家7口4死3傷。當地有關部門調查后初步判斷,是兒童電動平衡車在住戶客廳充電使用不當引發火災。平衡車電池容量僅相當于應急電源100W-150W功率。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5分鐘爆炸!實驗揭秘電動自行車火災成因

3、鋰電池集中電源應采用BMS帶通訊協議方式充電,并能監測電池包溫度

據國家消防救援局統計,有80%的電動自行車火災是在充電時發生的。

消防應急電源的電池組365天24小時始終處于動態浮充備用狀態,更容易引發鋰電池熱失控。

國內有關專家的研究結果還表明,在鋰電池組溫度和釋放氣體達到一定程度前及時斷開電池組的充電電源,基本可以終止電池熱失控進程,即避免電池熱失控發生。

采用“通訊協議”方式充電,系統能及時監測電池包溫度異常變化,及時終止集中電源箱EPS日常充電進程,有效避免電池熱失控發生。同時,控制室值班人員第一時間可以得到通過總線上報的報警信息,方便及時處置。

目前市面上,只有少數廠家的鋰電池集中電源應采用“通訊協議”方式充電,帶有BMS電池均衡管理并能監測電池包溫度。廉價電池包只有一對正負極引出線(包括多芯并聯),沒單獨的通訊插頭,肯定是不具有這個功能,使用這樣的鋰電池風險是顯而易見的。

電池管理系統BMS定義:與電池組相連的,在過充、過流、過放以及過熱下能夠切斷電路的電子系統,用來監控和(或)管理電池組的狀態。GB40165-2021明確要求:鋰離子電池組系統應設計有電池管理單元(EMU) 或電池管理系統(EMS)[10]。

4、鋰電池電池包應有專門的阻燃外殼保護,具有一定的抗沖擊機械強度

鑒于鋰電池包應用的諸多風險,采用專門的阻燃外殼保護,具有一定的抗沖擊機械強度,便于儲運抗風險是合理的基本要求。

比如即將頒布的強制國標《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電池包非金屬材料的電池組殼體應符合V-0等級的阻燃要求。

在內部過熱不嚴重或漏液短路發熱等情況下,阻燃外殼可以避免事故擴大,在儲存運輸時候避免環境周邊零星煙火引燃電池組造成連鎖擴大災害。

一定強度、結構合理的殼子對保護電芯和BMS系統,避免跌落、機械沖擊振動危害電池組安全是很有必要的。

下圖是市場上見到的某品牌集中電源使用的鋰電池包,用電動自行車要求的常規溫度循環、振動、沖擊、跌落等基本環境試驗檢測根本通不過。

采用簡易熱縮膜包裹的鋰蓄電池電源箱圖片(來源:展會及www.cccf.com.cn)

5、鋰電池電池包上應具有清晰的標簽,注意事項等提示信息。

GB 40165-2021 《固定式電子設備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 安全技術規范》警示說明是下圖這樣要求的:

目前消防行業里很多廠家盲目跟風采用鋰電池蓄電池,但是,為了節省成本,啥便宜用啥。于是,大量作坊廠家的鋰電池包進入了消防應急行業,甚至有一些就是拼裝劣質電動自行車電池的黑工廠產品。

市場上常??吹剿{色熱縮膜包裹的應急照明用鋰電池,啥標簽都沒有,有的用張白紙上簡單打印電壓、容量、重量標注,沒有必要的安全警示說明和環保標志(回收標志)。

6、拒絕使用高危的鈷酸鋰、三元鋰電芯做的鋰電池包

含鈷元素的鋰離子蓄電池,尤其是使用鈷酸鋰(LiCoO2)作為正極材料的電池,在特定條件下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熱失控風險。

熱失控是指電池在異常條件下(如過充、過放、機械損傷或高溫環境)內部溫度迅速升高,導致電池性能惡化、損壞甚至起火或爆炸的現象。

相比較來說,磷酸鐵鋰等類型鋰電池更加安全可靠,事故也相對溫和表現。

正在報批的應急照明GB17945-202X新標準,明確要求系統設備的蓄電池不應采用鈷酸鋰、三元鋰及其他含鈷元素的鋰離子蓄電池。

四、未雨綢繆,加快應急照明鋰電池檢測準入標準推進,源頭上提高安全性

1、應急照明新國標的實施將初步遏制鋰電池應急電源的濫用狀況

GB 17945—202X 將代替 GB 17945-2010老標準。其中專門針對新型鋰電池的應用有了初步的約束和規范。包括:)限制鋰電池的能量(不大于0.5 kVAh);)限制鋰電池的類型(鈷酸鋰、三元鋰電池不能用);)B型應急照明集中電源不應采用鋰離子蓄電池;)監測每節蓄電池負極和內部的溫度,并應具有超溫度報警功能;

2、盡快將應急照明用鋰離子蓄電池納入強制國標管理,努力實現源頭治理

我國鋰電池電動自行車產量從2015年的225萬輛增長到2023年的約2000萬輛,年平均增幅31%,這還不包含約1/3的私自改裝鋰電兩輪車。

雖然GB/T 36972-2018《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頒布實施較早,但是,因為不是強制性標準,加上標準本身的一些缺陷,影響了實施效果。后面亡羊補牢配套的GB 42295-2022《電動自行車電氣安全要求》出臺較晚,關鍵的強制性國標《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還在報批中??傮w上,造成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無序發展在先、治理在后的被動局面。

近幾年來,電動自行車火災呈多發頻發趨勢,且火災致死率極高。面對棘手的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問題。 2022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加強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監管重點工作任務及分工方案》的通知。應急管理部要求:深刻吸取近期火災事故教訓,集中治理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等突出問題。顯然,治理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已經積重難返,只在群眾末端使用環節進行“堵”是效果有限。

應急照明行業,舉一反三,未雨綢繆,就必須先解決應急照明行業鋰電池生產使用“有法可依”的核心問題。我們注意到,GB 17945—202X有關鋰電池的要求還很粗略(不是專門的電池安全標準),還不能有效解決集中電源鋰電池的本質安全應用問題。

1)歷史原因,應急照明疏散系統設計、施工國標及相應產品國標都缺少鋰電池安全應用的規定。

直接指導消防工程設計、施工的GB 51309-2018《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規范》開始實施時候,國內還沒有關于固定式電子設備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的安全技術規范國標或行業標準依據。就算是應用鋰電池更早的電動自行車行業,推薦性國標GB∕T 36972《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也是GB 51309之后發布的。因此,GB 51309并沒有對應急照明集中電源使用鋰電池的具體技術標準要求有明確規定。

2)現階段在消防應急行業落實強制性國家標準GB 40165可能是最快實現“有法可依”的捷徑

我國首部固定式鋰離子電池安全強標GB 40165 -2021《固定式電子設備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鋰電池國標GB 40165 -2021)于2021年4月30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于2022年5月1日起實施。

鋰電池國標GB 40165 -2021規定了固定式電子設備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相關的電安全、環境安全、電池組系統功能性安全等要求和試驗方法。

鋰電池國標GB 40165 -2021實施范圍明確規定:本標準還適用于不間斷電源(UPS)、應急電源(EPS)等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消防應急集中電源明顯屬于鋰電池國標GB 40165 -2021強制性要求的范圍。因此,消防行業直接采用GB 40165標準對產品進行要求完全合理合法。

鋰電池國標GB 40165 -2021從立項到發布歷時8年。如果要等著專門制定“消防應急照明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這個過程中大批量無證進入成千上萬建筑樓宇的應急照明集中電源鋰電池安全隱患就積累過大了。

現階段在消防應急行業落實強制性國家鋰電池國標GB 40165可能是最快實現“有法可依”的捷徑,也可以為消防行業制定專門用于應急照明系統的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贏得時間,打好基礎。

3、新國標實施前,盡快出文限制應急照明鋰電池無序發展,減少隱患積累

目前,GB51309從2019.3已經實施五年,大量新建、改建項目紛紛采用了帶有蓄電池的集中電源設計。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鋰電池正在各地項目上安裝使用。如果再等到GB 17945—202X發布并實施后才考慮實施鋰電池的檢測、認證(包括上述GB 40165的落實),還將有一年多的空白窗口期,還將有近百萬個無安全檢測考核的電池包市場增量,還將增加造成十來萬個建筑的鋰電池事故風險。

采取的緊急措施可以包括以下相對容易快速實施的項目:

限期暫停超過300W的鋰電池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產品證書,停止該類產品生產銷售;鋰電池先實施GB 40165的“電池組環境安全測試”,應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把應急電源用鋰電池列入GB 17945強制認證的“產品關鍵件”管控。

結束語:

應急照明用鋰電集中電源箱的安全隱患才開始露頭,抓緊補上標準、法規短板,汲取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混亂無序發展的教訓,還來得及。

據悉,早期使用鋰電池配套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箱的少數廠家,先后都出現過一些事故苗頭,反思之后轉而改用傳統鉛酸電池,雖然沒有釀成大患,但是,足以驚醒行業同仁。

目前,還有很多“無知無畏”的業內廠家正在大干快上鋰電池應急電源箱,我們一定要敬畏電動自行車行業的寶貴經驗教訓。

參考文獻:

[1] 新浪新聞.15死44傷,南京居民樓火災為何傷亡嚴重?[EB/OL]. https://news.sina.com.cn/c/2024-02-25/doc-inakfuti3085750.shtml.

[2] GB 51309—2018,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規范 [S].

[3] 澎湃新聞. 關于切實加強高層建筑電纜井火災防控工作的提示[EB/O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156543.

[4] 騰訊新聞.電纜井起火,后果有多嚴重?[EB/OL]. https://new.qq.com/rain/a/20231202A0569R00#.

[5] 呂梁連發兩起高層住宅火災8死20傷,所有人請注意:樓梯間有煙不要亂跑了[EB/OL]. https://new.qq.com/rain/a/20230510A00R6400.

[6] GB 17945—202x,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報批稿)[S].

[7] 界面新聞.火災事故攀升至一年2萬起,電動自行車困守“新國標”[EB/OL .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846477.html.

[8] 央廣網.記者觀察:電動自行車帶來的致命隱患背后[EB/OL].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936ERL0514R9NP.html.

[9] 丁宏軍.消防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系統設計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EB/OL].

https://www.dnfire.cn/article-1323484412886.html.

[10] GB 40165-2021,固定式鋰離子電池安全技術規范[S].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中亚洲中文字幕乱码首页 | 亚洲国产一线免费观看 | 久久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欧美国产一级毛卡片免费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