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兩會精神,爭做新質生產力的碳路者!
風驟暖,草漸新。在這個充滿生機和催人奮進的春天里,2024年全國兩會正在進行時。時值新中國成立75周年和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節點,今年兩會的關注度更加高漲。
中電電氣時刻關注兩會動態,認真學習主要精神,聚焦熱點議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聚焦兩會熱點議題
通過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等提交的提案和建議,不難發現,能源安全、碳達峰碳中和、新型能源體系、綠色低碳仍然是能源領域的關鍵詞。工作報告提出,強化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加大油氣、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力度。這是自2020年以來,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五年提出保障能源安全。同時,報告也提到全國碳市場、氫能、新型儲能、分布式等新內容。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扎實開展“碳達峰十大行動”;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設,推動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發展新型儲能,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發揮煤炭、煤電兜底作用,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
首次提及加快氫能產業發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氫能作為前沿新興產業首次被提及。業界認為這對氫能行業是一大發展利好。《政府工作報告》在“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部分提到: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其開發利用有助于中國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緩解能源供應壓力,同時也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也因此,氫能產業已被寫入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近年來,政策層面持續加碼支持氫能產業發展。據香橙會氫能數據庫統計,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國發布氫能相關政策超過900個,其中國家層面150多個。在全國31個省份中已經有27個出臺了省級氫能產業規劃。
首提新型儲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扎實開展“碳達峰十大行動”。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同時,加強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設,推動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發展新型儲能,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發揮煤炭、煤電兜底作用,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這是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新型儲能。這意味著新型儲能行業有望迎來更好地發展。
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務中,“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排在首位。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爭做新質生產力的碳路者
新質生產力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主要標志是全要素生產力的大幅提升。向“新”而行,更加強調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的主導作用。

(圖片來源于“央視新聞公眾號”)
中電電氣認真學習“兩會精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提出“向數而行,向新增長”的發展道路,緊緊圍繞“促技改、強管理、增產能、抓質量、控成本、促安全”這一中心任務,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擴大產能規模,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以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增強核心競爭力為重點,加大產品研發和工業信息智能化技改投入,助力“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推進,助推氫能產業發展及新型儲能領域發展。
創新驅動 新品迭出
穩中求進保增長,生產經營提質增效。中電電氣三十四年精耕細作,從微波探測儀到變壓器;從光伏產業到儲能領域。每一次突破都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推動著中國乃至世界能源格局的變革。如今,中電電氣已經建立了以變壓器及輸配電設備、風光儲氫、智能配電系統為代表的新型綠色低碳產業布局。

2023年,公司成功研發SCZ18-6300/22/22低損耗隔離變、SFPZ20-40000/110主變、SFZ18-200000/220GY高原型光伏升壓主變、ZHSS-12000/35 24脈油浸式制氫整流變等一批新型綠色節能的電力變壓器及特種變壓器。中電電氣引領技術之先,勇攀行業之巔。

2024年,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力度,聚焦能源關鍵領域和重大需求,加強技術創新,大力推廣節能產品,加快綠色轉型,助力“雙碳”行動方案。
助夢綠氫“碳”路未來
氫能被譽為“21世紀終極能源”,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中電電氣不斷夯實整流變壓器優勢地位,為中國可再生能源制綠氫提供優質的變壓器解決方案。
2023年12月29日全國首個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納日松光伏制氫產業示范項目成功并網。該項目采用中電電氣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的ZHSS-12000/35 24脈IGBT制氫整流變壓器。在原有的整流變壓器技術基礎上進行精準化、精細化的創新升級,以便產品一次性達到客戶滿意并快速投產,幫助客戶實現效益轉化。

中電電氣整流變壓器在制氫行業廣泛應用,其出色的性能已反復經過市場驗證。廣泛應用于寧夏穆和200MW/400MWh儲能項目、信義氫能項目、加拿大單體1000m3制氫項目等國內外制氫項目。產品超低損耗,節能效果明顯,為項目貢獻綠色動能。

未來中電電氣將不斷優化產品性能,為更多項目輸送優質產品,助推氫能產業發展駛向“快車道”。
網荷儲一體化 高效賦能
中電電氣作為國內儲能領域的開拓者,在綠色低碳發展背景下,深耕儲能+新能源領域,持續以新技術、新產品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國家“雙碳戰略”目標達成。

中電電氣的大型工商業儲能系統能夠作為獨立的系統接入電網,起到削峰填谷、無功補償等作用。戶用儲能一體機產品則適用于家庭和小型商業建筑,這些系統為用戶提供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通過與新能源發電系統配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電能質量,增加供電可靠性,體現綠色環保。

中電電氣將持續創新儲能技術,為中國的能源革命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貢獻力量。

數字賦能 向數而行
“數字工廠”是加快企業轉型的必由之路。為推動公司制造升級、產品升級和管理升級,中電電氣以精益化為抓手、數字化為基礎、智能化為目標,全面打造數字化工廠建設。

互聯網巨頭也早已入局跨境電商,互聯網+、信息智能化工業如雨后春筍涌現,中電電氣作為電氣制造行業,將巧抓機遇,選準賽道,樹立趕超跨越之志,持續鞏固“穩”的基礎,不斷激發“進”的動能,加快步伐,穩步前行,爭做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排頭兵。

隨著全球加速邁向碳中和時代,國際“綠色貿易壁壘”逐漸顯現。我國制造業在實現“雙碳”目標中擔負著重要責任,中電電氣將繼續深耕細作,響應兩會建議,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勇做“碳路先鋒”,為深入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加快實現我國電力事業高質量綠色轉型升級,提供堅強技術支持和產品保障。
風驟暖,草漸新。在這個充滿生機和催人奮進的春天里,2024年全國兩會正在進行時。時值新中國成立75周年和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節點,今年兩會的關注度更加高漲。
中電電氣時刻關注兩會動態,認真學習主要精神,聚焦熱點議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聚焦兩會熱點議題
通過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等提交的提案和建議,不難發現,能源安全、碳達峰碳中和、新型能源體系、綠色低碳仍然是能源領域的關鍵詞。工作報告提出,強化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加大油氣、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力度。這是自2020年以來,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五年提出保障能源安全。同時,報告也提到全國碳市場、氫能、新型儲能、分布式等新內容。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扎實開展“碳達峰十大行動”;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設,推動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發展新型儲能,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發揮煤炭、煤電兜底作用,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
首次提及加快氫能產業發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氫能作為前沿新興產業首次被提及。業界認為這對氫能行業是一大發展利好。《政府工作報告》在“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部分提到: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其開發利用有助于中國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緩解能源供應壓力,同時也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也因此,氫能產業已被寫入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近年來,政策層面持續加碼支持氫能產業發展。據香橙會氫能數據庫統計,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國發布氫能相關政策超過900個,其中國家層面150多個。在全國31個省份中已經有27個出臺了省級氫能產業規劃。
首提新型儲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扎實開展“碳達峰十大行動”。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同時,加強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設,推動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發展新型儲能,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發揮煤炭、煤電兜底作用,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這是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新型儲能。這意味著新型儲能行業有望迎來更好地發展。
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務中,“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排在首位。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爭做新質生產力的碳路者
新質生產力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主要標志是全要素生產力的大幅提升。向“新”而行,更加強調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的主導作用。
(圖片來源于“央視新聞公眾號”)
中電電氣認真學習“兩會精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提出“向數而行,向新增長”的發展道路,緊緊圍繞“促技改、強管理、增產能、抓質量、控成本、促安全”這一中心任務,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擴大產能規模,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以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增強核心競爭力為重點,加大產品研發和工業信息智能化技改投入,助力“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推進,助推氫能產業發展及新型儲能領域發展。
創新驅動 新品迭出
穩中求進保增長,生產經營提質增效。中電電氣三十四年精耕細作,從微波探測儀到變壓器;從光伏產業到儲能領域。每一次突破都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推動著中國乃至世界能源格局的變革。如今,中電電氣已經建立了以變壓器及輸配電設備、風光儲氫、智能配電系統為代表的新型綠色低碳產業布局。
2023年,公司成功研發SCZ18-6300/22/22低損耗隔離變、SFPZ20-40000/110主變、SFZ18-200000/220GY高原型光伏升壓主變、ZHSS-12000/35 24脈油浸式制氫整流變等一批新型綠色節能的電力變壓器及特種變壓器。中電電氣引領技術之先,勇攀行業之巔。
2024年,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力度,聚焦能源關鍵領域和重大需求,加強技術創新,大力推廣節能產品,加快綠色轉型,助力“雙碳”行動方案。
助夢綠氫“碳”路未來
氫能被譽為“21世紀終極能源”,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中電電氣不斷夯實整流變壓器優勢地位,為中國可再生能源制綠氫提供優質的變壓器解決方案。
2023年12月29日全國首個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納日松光伏制氫產業示范項目成功并網。該項目采用中電電氣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的ZHSS-12000/35 24脈IGBT制氫整流變壓器。在原有的整流變壓器技術基礎上進行精準化、精細化的創新升級,以便產品一次性達到客戶滿意并快速投產,幫助客戶實現效益轉化。
中電電氣整流變壓器在制氫行業廣泛應用,其出色的性能已反復經過市場驗證。廣泛應用于寧夏穆和200MW/400MWh儲能項目、信義氫能項目、加拿大單體1000m3制氫項目等國內外制氫項目。產品超低損耗,節能效果明顯,為項目貢獻綠色動能。
未來中電電氣將不斷優化產品性能,為更多項目輸送優質產品,助推氫能產業發展駛向“快車道”。
網荷儲一體化 高效賦能
中電電氣作為國內儲能領域的開拓者,在綠色低碳發展背景下,深耕儲能+新能源領域,持續以新技術、新產品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國家“雙碳戰略”目標達成。
中電電氣的大型工商業儲能系統能夠作為獨立的系統接入電網,起到削峰填谷、無功補償等作用。戶用儲能一體機產品則適用于家庭和小型商業建筑,這些系統為用戶提供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通過與新能源發電系統配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電能質量,增加供電可靠性,體現綠色環保。
中電電氣將持續創新儲能技術,為中國的能源革命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貢獻力量。
數字賦能 向數而行
“數字工廠”是加快企業轉型的必由之路。為推動公司制造升級、產品升級和管理升級,中電電氣以精益化為抓手、數字化為基礎、智能化為目標,全面打造數字化工廠建設。
互聯網巨頭也早已入局跨境電商,互聯網+、信息智能化工業如雨后春筍涌現,中電電氣作為電氣制造行業,將巧抓機遇,選準賽道,樹立趕超跨越之志,持續鞏固“穩”的基礎,不斷激發“進”的動能,加快步伐,穩步前行,爭做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排頭兵。
隨著全球加速邁向碳中和時代,國際“綠色貿易壁壘”逐漸顯現。我國制造業在實現“雙碳”目標中擔負著重要責任,中電電氣將繼續深耕細作,響應兩會建議,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勇做“碳路先鋒”,為深入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加快實現我國電力事業高質量綠色轉型升級,提供堅強技術支持和產品保障。
- 國內首個!世界九牧!亮相2025西班牙Casa Décor展會(2025-04-08)
- 棉田集團:乘政策春風,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新征程(2025-04-07)
- 生活家地板啟動全國工地大巡檢(2025-04-03)
- 3·15權威認可!精材藝匠板材再獲4項“國字號質量榮譽”稱號(2025-04-03)
- 前鋒廚電春季新品前鋒平板煙機LZ06+一鍵爆炒燃氣灶Q526-B(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