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質量打造成新的競爭優勢
—— 二論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新常態下的市場競爭,將從過去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逐步轉向質量型和差異化為主的競爭。這是對我國當前市場形勢和未來走勢的準確分析。企業必須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積極適應這種市場競爭新常態,別再迷失于“拼價格”的老路,盡快轉向“拼質量”的新路上來,努力把質量打造成新的競爭優勢。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競爭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基于企業逐利本性,通過競爭,企業可以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另一方面基于市場發展需要,通過競爭,市場實現對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完成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顯然,競爭是一種客觀存在,是無可避免的。然而,在競爭中企業并非完全被動,它們可以選擇競爭的方式,而這種選擇,既能體現企業的競爭智慧,也能最終決定企業競爭能力的高下。

  一般認為,競爭分為價格競爭和非價格競爭兩種。前者指的是生產經營同種商品的企業,為獲得超額利潤而進行的競爭。進行價格競爭的條件是降低成本,主要手段是降價。而實現低成本戰略的關鍵是發揮規模經濟效應,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量,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下降。這種競爭主要出現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早期及細分市場的不成熟階段,對應于我國改革開放前30多年市場高速發展的時期。但是,隨著價格競爭的日益激烈,同行企業采用各種措施降低成本會逐漸接近極限,這時企業獲取利潤也會不斷減少,這一戰略自然也就沒有價值,失去意義。如果有企業依然強行推進價格競爭,那么它想獲得利潤,就必然要采取非正常手段降低成本,這就意味著偷工減料、假冒偽劣的出現。其后果就是競爭秩序遭到破壞,整個市場陷于混亂。

  這時,另一種競爭形式,即非價格競爭就呼之欲出。非價格競爭是通過產品差異化進行的競爭,著眼點不在經營成本而在客戶需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現在這一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反映消費者收入水平較低,對價格的敏感度遠高于其它方面,“低價”需求明顯,而企業適應這一需求采取價格競爭戰略也正當其時;“個性化、多樣化”消費反映消費者收入水平提高,對產品開始有了更高的需求,質量、性能、款式、技術、工藝、服務等開始取代價格,成為影響其購買行為的關鍵因素,而企業適應這一變化采取差異化競爭戰略,正合其勢。其中,由于質量直接對應于價格,也成為客戶需求的首要關注點。因此,企業實施差異化競爭,也要把質量競爭放在首位。

  市場需求引導的質量競爭正在成為一種競爭新常態,這對企業發展戰略提出新要求。廣大企業應當以高質量為競爭手段,嚴把質量、嚴格管理,樹立起高質量的企業形象,在競爭中以高質量超越對手,占領市場。當然,企業進行質量競爭,市場環境非常重要,這就要求政府及其監管部門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完善市場法律法規體系,盡快形成統一透明、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讓優質資源向質量型競爭企業匯聚。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字幕另类图片 | 亚洲三级精品视频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色色色色 | 色婷婷综合和线在线 | 尤物国产综合精品91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