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2015年第119號公告
質檢總局 國家衛生計生委 國家旅游局關于防止東南亞等部分
國家和地區登革熱傳入我國的公告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東南亞、美洲等部分國家和地區衛生行政部門發布的登革熱疫情信息顯示,今年以來,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新加坡、柬埔寨、印度,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巴拉圭、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國家和地區仍存在嚴重的登革熱疫情,截至2015年8月,上述國家和地區共確診至少176.6萬例登革熱病例,其中死亡至少231例。
2015年1至8月,北京、上海、江蘇、寧波、福建、廈門、山東、湖南、廣東、深圳、云南、陜西等檢驗檢疫局在入境人員檢疫查驗中,共發現登革熱227例,病例主要來自安哥拉、赤道幾內亞、埃塞俄比亞、加納、加蓬、莫桑比克、尼日利亞、埃及、剛果(金)、科特迪瓦、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老撾、柬埔寨、緬甸、中國香港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印度、馬爾代夫、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南亞國家,以及巴西等南美洲國家,提示登革熱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為防止登革熱疫情傳入我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現公告如下:
一、來自上述報告病例以及檢出病例國家和地區的人員,如有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及皮疹等癥狀者,出入境時應當主動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口頭申報。入境后出現上述癥狀者,應當立即就醫,并向醫生說明近期的旅行史,以便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
二、來自上述報告病例以及檢出國家和地區的交通工具和集裝箱應當經過有效的滅蚊處理。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來自上述國家/地區的交通工具、貨物、集裝箱、行李、郵包應當嚴格進行檢疫查驗,對發現或可能攜帶蚊蟲或幼蟲時,應當立即進行滅蚊處理。
三、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應當加強對來自流行區人員的體溫檢測、醫學巡查等工作,對主動申報或現場發現有發熱、頭痛以及面、頸、胸部潮紅(“三紅征”)等癥狀或體征的人員,應當細致排查,按照規定程序采取醫學措施。對發現的病例或者疑似病例,及時移交指定醫療機構進一步診治,同時做好后續追蹤管理,一旦發現確診為輸入性登革熱病例,應當按照有關要求及時上報。
四、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應當加強口岸衛生監督工作,采取各項有效的滅蚊措施,清除蚊蟲孳生場所,降低口岸蚊蟲密度,防止蚊蟲在口岸傳播登革熱等傳染病。
五、前往上述國家和地區的人員應當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及其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咨詢有關情況,或登陸質檢總局網站(http://www.aqsiq.gov.cn)衛生檢疫與旅行健康專欄查詢相關信息,提高防病意識,防止感染登革熱等傳染病。
六、登革熱是由感染了登革熱病毒的伊蚊通過叮咬傳播。人感染后的3天至14天出現癥狀,程度可從輕度發熱到高熱不等,同時伴有嚴重頭痛、肌肉和關節痛及皮疹,面、頸、胸部潮紅等。到發生登革熱疫情的地區旅行,要注意采取個人防護措施,減少蚊蟲叮咬。
本公告自發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3個月。
質檢總局 國家衛生計生委 國家旅游局
2015年9月17日
(此件公開發布)
質檢總局 國家衛生計生委 國家旅游局關于防止東南亞等部分
國家和地區登革熱傳入我國的公告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東南亞、美洲等部分國家和地區衛生行政部門發布的登革熱疫情信息顯示,今年以來,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新加坡、柬埔寨、印度,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巴拉圭、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國家和地區仍存在嚴重的登革熱疫情,截至2015年8月,上述國家和地區共確診至少176.6萬例登革熱病例,其中死亡至少231例。
2015年1至8月,北京、上海、江蘇、寧波、福建、廈門、山東、湖南、廣東、深圳、云南、陜西等檢驗檢疫局在入境人員檢疫查驗中,共發現登革熱227例,病例主要來自安哥拉、赤道幾內亞、埃塞俄比亞、加納、加蓬、莫桑比克、尼日利亞、埃及、剛果(金)、科特迪瓦、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老撾、柬埔寨、緬甸、中國香港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印度、馬爾代夫、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南亞國家,以及巴西等南美洲國家,提示登革熱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為防止登革熱疫情傳入我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現公告如下:
一、來自上述報告病例以及檢出病例國家和地區的人員,如有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及皮疹等癥狀者,出入境時應當主動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口頭申報。入境后出現上述癥狀者,應當立即就醫,并向醫生說明近期的旅行史,以便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
二、來自上述報告病例以及檢出國家和地區的交通工具和集裝箱應當經過有效的滅蚊處理。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來自上述國家/地區的交通工具、貨物、集裝箱、行李、郵包應當嚴格進行檢疫查驗,對發現或可能攜帶蚊蟲或幼蟲時,應當立即進行滅蚊處理。
三、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應當加強對來自流行區人員的體溫檢測、醫學巡查等工作,對主動申報或現場發現有發熱、頭痛以及面、頸、胸部潮紅(“三紅征”)等癥狀或體征的人員,應當細致排查,按照規定程序采取醫學措施。對發現的病例或者疑似病例,及時移交指定醫療機構進一步診治,同時做好后續追蹤管理,一旦發現確診為輸入性登革熱病例,應當按照有關要求及時上報。
四、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應當加強口岸衛生監督工作,采取各項有效的滅蚊措施,清除蚊蟲孳生場所,降低口岸蚊蟲密度,防止蚊蟲在口岸傳播登革熱等傳染病。
五、前往上述國家和地區的人員應當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及其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咨詢有關情況,或登陸質檢總局網站(http://www.aqsiq.gov.cn)衛生檢疫與旅行健康專欄查詢相關信息,提高防病意識,防止感染登革熱等傳染病。
六、登革熱是由感染了登革熱病毒的伊蚊通過叮咬傳播。人感染后的3天至14天出現癥狀,程度可從輕度發熱到高熱不等,同時伴有嚴重頭痛、肌肉和關節痛及皮疹,面、頸、胸部潮紅等。到發生登革熱疫情的地區旅行,要注意采取個人防護措施,減少蚊蟲叮咬。
本公告自發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3個月。
質檢總局 國家衛生計生委 國家旅游局
2015年9月17日
(此件公開發布)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調整完善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和實施要求的公告(2019-10-18)
- 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人選名單公示公告(2019-08-0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食品中匹可硫酸鈉的測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9-07-08)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電子營業執照亮照系統上線運行的公告(2019-07-08)
- 2019年第7號國家標準公告(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