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2012年第88號公告
關于批準對嵊泗貽貝、靖安白茶、火燒坪
包兒菜、新興排米粉、靈山涼粉實施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嵊泗貽貝、靖安白茶、火燒坪包兒菜、新興排米粉、靈山涼粉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批準嵊泗貽貝、靖安白茶、火燒坪包兒菜、新興排米粉、靈山涼粉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自即日起實施保護。
一、嵊泗貽貝
(一)產地范圍。
嵊泗貽貝產地范圍為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現轄行政區域內的海域,東經121°30′至123°25′,北緯30°24′至31°04′。
(二)專用標志使用。
嵊泗貽貝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嵊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嵊泗貽貝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1)。
二、靖安白茶
(一)產地范圍。
靖安白茶產地范圍為江西省靖安縣中源鄉、羅灣鄉、璪都鎮、三爪侖鄉、寶峰鎮5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靖安白茶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西省靖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靖安白茶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2)。
三、火燒坪包兒菜
(一)產地范圍。
火燒坪包兒菜產地范圍為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火燒坪鄉、賀家坪鎮、榔坪鎮、資丘鎮、漁峽口鎮、都鎮灣鎮、鴨子口鄉7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火燒坪包兒菜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火燒坪包兒菜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3)。
四、新興排米粉
(一)產地范圍。
新興排米粉產地范圍為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新興排米粉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新興排米粉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4)。
五、靈山涼粉
(一)產地范圍。
靈山涼粉產地范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靈城鎮、新圩鎮、檀圩鎮、那隆鎮、三隆鎮、陸屋鎮、舊州鎮、沙坪鎮、太平鎮、武利鎮、伯勞鎮、文利鎮、佛子鎮、平山鎮、平南鎮、煙墩鎮、豐塘鎮、石塘鎮18個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靈山涼粉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欽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靈山涼粉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5)。
特此公告。
附件:1.嵊泗貽貝質量技術要求
2.靖安白茶質量技術要求
3.火燒坪包兒菜質量技術要求
4.新興排米粉質量技術要求
5.靈山涼粉質量技術要求
二〇一二年六月八日
附件1:
嵊泗貽貝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厚殼貽貝(MytiluscrassitestaLischke)、紫貽貝(Mytilus edulis?Linné)
二、養殖海域環境條件
一類自然海域貝類生產區,海地平坦,地質為泥底,海流流速≥1.5m/s,水溫5℃至29℃,鹽度15‰至35‰,pH值7.8至8.3。水深在低潮線以下5米至10米。浮游生物量達到400mg/m3。
三、養殖
1.苗種:采集于產地范圍內的自然海區。
2.養殖方式:筏式養殖,浮筏依水深高、中、矮排列,與主潮流或主風力方向成5°至10°角,間距3.5m至4m。
(1)包苗:先鋪上網片,從頭到尾撒上一行貝苗,放上養殖繩后邊縫邊擱苗,包苗密度700個/m至1000個/m。
(2)海上掛養:吊繩間距50cm至70cm。
(3)放養管理:日常巡海,及時增加浮子,勤查勤換磨損斷股吊繩。
3.收獲:
(1)收獲時間:厚殼貽貝:全年;紫貽貝:5至8月份。
(2)收獲規格:厚殼貽貝:殼長≥8cm;紫貽貝:殼長≥4cm。
四、加工
1.凍貽貝加工流程:貽貝摘取→殼體清洗→蒸煮→ 剝殼、去足絲→肉體清洗→單凍→速凍→包裝→冷藏。
2.干貽貝加工流程:貽貝摘取→殼體清洗→蒸煮→ 剝殼、去足絲→肉體清洗→干燥→包裝→冷藏。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品種
產品形態
外觀
口感
厚殼貽貝
活體
肉質部分呈潔白、杏黃或桔紅,體形飽滿,色澤誘人,個體長度:8 cm~12cm。
肉質緊密厚實,具嚼勁。
凍品
冰衣良好無干耗,具有凍品特殊色澤,個體長度:5 cm~9cm。
肉質致密,水煮后有彈性,不松散,仍帶有貽貝固有的鮮味和口感。
干品
肉質部分呈桔紅或褐紅色,體型飽滿,個體長度:3 cm~4cm。
肉質極為緊密,極具嚼勁。
紫貽貝
活體
肉質部分以潔白、杏黃居多,體形飽滿,色澤明亮,個體長度:4 cm~8cm。
肉質細密,口感滑嫩。
凍品
冰衣良好無干耗,具有凍品特殊色澤,個體長度:2 cm~4cm。
肉質緊密,水煮后口感滑嫩有彈性。
干品
肉質部分呈桔紅或褐紅色,體型飽滿,個體長度:1.5 cm~3cm。
肉質緊密,有嚼勁。
2.理化指標:
品種
產品形態
蛋白質
脂肪
厚殼貽貝
活體
≥10%
≤2.2%
凍品
≥11%
≤5%
干品
≥45%
≤5%
紫貽貝
活體
≥9%
≤2.2%
凍品
≥10%
≤5%
干品
≥40%
≤5%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2:
靖安白茶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適宜制作靖安白茶的當地群體種以及其它茶樹良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400m的山地。土壤類型為紅壤、黃壤、紫色土以及沖積土,土壤質地為壤土或砂壤土。土層厚度≥1m,地下水位小于1m,pH值4.5至6.5,土壤有機質含量≥2%。
三、栽培管理。
1.繁殖:采用扦插繁殖技術育苗。
2.定植:春季定植時間為2 月中旬至3 月上旬,秋季定植時間為10 月下旬至11月下旬。栽植密度為≤60000株/公頃。
3.茶園施肥:每年施用經無害化處理后的有機肥≥15000kg/公頃,施肥深度≥20cm。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多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鮮葉采摘
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按照標準采摘一芽至一芽二葉初展的新鮮芽葉。
五、加工工藝
1.工藝流程:鮮葉采摘→攤青→殺青→理條→烘干。
2.工藝要求:
(1)攤青:室溫控制在20℃至25℃,時間4至8小時。當葉片柔軟,散發青氣,含水率60%至65%時停止攤青。
(2)殺青:鍋溫控制在200℃至230℃,殺青時間4分鐘至6分鐘。當葉子顏色變深,萎蔫,手握柔軟松散,折梗不斷,青氣消失,茶香散出,失重率約15%至20%時停殺青。
(3)理條:鍋溫控制在90℃至110℃,時間7分鐘至9分鐘。當95%以上茶條圓直,手摸有觸手感(約7成干)時,即停止理條。
(4)烘干:溫度85℃至95℃,時間30分鐘至60分鐘,當手捏茶條成粉末,含水率低于6.5%時,立即攤涼至室溫。最后包裝存放。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外形條索緊直,形如鳳羽,色如玉霜,油潤光亮。內質香氣馥郁,滋味鮮爽甘醇,湯色鵝黃,清澈明亮。葉底細嫩成朵,葉面玉白,葉脈翠綠。
2.理化指標: 水浸出物含量≥36%,氨基酸含量≥5%。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3:
火燒坪包兒菜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原生地方品種和京豐一號。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高度1200米至1800米,坡度≤25度的地塊,土壤類型為山地黃棕壤,質地為中壤,有機質含量≥1.5%,pH值5.0至6.5。
三、栽培管理
1.播種育苗:3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種,密度為每平方米用種7.5g;當幼苗長到3葉1心時間苗定苗,每平方留苗≤600株。
2.定植: 定植時間為4月中旬至8月上旬,每公頃定植密度≤49500株。
3.施肥: 每公頃施優質有機肥≥45000kg。
4.收獲: 定植后80至90天產品成熟時采收,收獲時間為7月至11月。采收標準為手捏有緊實感,葉球成扁平狀。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多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葉球扁平狀,緊實,味微甜,口感脆嫩。
2.理化指標: 單球重量為1.5kg至2.0kg,每100克鮮菜含水份≥94.8g,可溶性糖≥3.5g,粗纖維≤0.9g。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4:
新興排米粉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輔材料
1.大米:產地范圍內生產的秈稻米,陳化期為3個月至9個月,直鏈淀粉含量≥25%。
2.生產用水:產地范圍內的山泉水,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
二、加工工藝流程
原料→清洗→浸泡→磨漿→脫水→蒸粉→擠壓成型→冷卻→復蒸→洗粉成型→干燥→成品。
三、加工要點
1.浸泡:采用常溫浸泡。春夏季節浸泡時間2至4小時,秋冬季浸泡時間4至6小時,浸泡到大米手捻碎且無硬心。
2.脫水:將米漿中的水分脫去,脫水后的米粉含水量在35%至40%。
3.蒸粉:蒸粉后的粉料呈軟性塊狀,熟度為75%至80%。
4.擠壓成型:采用二次壓擠壓成型,擠壓后粉絲直徑為0.5 mm至0.8mm。
5.復蒸:復蒸溫度為100℃至110℃,時間為25 min至35min。
6.洗粉成型:用常溫水翻動搓洗粉絲,使粉絲松散、不粘連。按一定重量要求,將粉絲梳理折疊長方體,擺放在長方形盤中。
7.干燥:采用自然或用熱風進行干燥,干燥溫度≤60℃,干燥后粉絲含水量≤14%。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澤:粉絲潤而透明,表面有光澤,復水后半透明;組織形態:絲條粗細均勻,有彈性;口感:煮后口感軟滑、柔韌、爽口、不粘牙。
2.理化指標: 水份含量≤14.0%,酸度≤5°T,斷條率≤15%,湯汁沉淀物≤1.0 ml/10g。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5:
靈山涼粉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
1. 涼粉草:仙草(MesonachinensisBenth)。必須選用產地范圍內生產的,提取浸膏量不少于23%的涼粉草。
2. 食用淀粉: 必須選用支鏈淀粉含量≥80%,細度≥100目的食用木薯淀粉。
3. 水:必須使用保護范圍內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的地表水,PH值6.5至7.4,總硬度≤13德度,礦化度≤350 mg/L。
二、生產工藝
1. 粉狀靈山涼粉:
(1)工藝流程:
涼粉草→挑選→清洗→泡制→加水蒸煮→提取過濾→濃縮→加入食用木薯淀粉攪拌均勻→烘干→粉碎→分裝。
(2)技術要求:
①投料前處理:將涼粉草除雜、切段、洗凈;
②水煮提:向切成段的涼粉草中加入適量的碳酸鈉,按涼粉草與水的重量比為1︰20加水,浸泡30分鐘,煮沸提取兩次,每次2至2.5小時,提取液過濾;
③合并兩次提取液,濃縮至波美度為8.0左右的浸膏;
④根據測量的凝膠強度加入適量食用淀粉,在55℃至65℃下緩慢烘烤48小時,粉碎過80目篩并分裝。
2.凝膠狀靈山涼粉:
(1)工藝流程:
涼粉草→挑選→清洗→泡制→加水蒸煮→提取過濾→濃縮→蔗糖、蜂蜜、食用木薯淀粉、涼粉草提取液、水→攪拌加熱至沸騰→灌裝→封口→滅菌→冷卻。
(2)技術要求:
①投料前處理:將涼粉草除雜、切段、洗凈;
②水煮提:向切成段的涼粉草中加入適量的碳酸鈉,按涼粉草與水的重量比為1︰20加水,浸泡30分鐘,煮沸提取兩次,每次2至2.5小時,提取液過濾;
③合并兩次提取液,濃縮至波美度為2.2左右的浸膏;
④將浸膏、食用淀粉、水按1︰1︰40至50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適量蔗糖、蜂蜜,攪拌均勻,在蒸煮鍋中煮沸15分鐘;
⑤灌裝,封口,在121℃下殺菌,冷卻后包裝。
三、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粉狀靈山涼粉:為固體粉末,經加熱煮沸沖調即成半固體狀涼粉膏體,熱飲時呈現糊狀,冷卻至室溫凝結成凍。滋味略甘醇,但食用后有回甘滋味流貫于口中,口感舒爽。
(2)凝膠狀靈山涼粉:色澤呈均勻的棕黃色至黑褐色,晶瑩剔透,為有彈性的半固體膏狀物,伴有少量糖液,味微芳香而甘醇,品質滑嫩爽口,具有涼粉草特有氣味。
2. 理化指標:
(1)粉狀靈山涼粉:水分≤10%,細度不小于100目,pH值7.5至9.5,凝膠強度0.08至0.12㎏/cm2。
(2)凝膠狀靈山涼粉:固形物含量≥80%,pH值7.5至8.8,凝膠強度0.22至0.35㎏/cm2,干燥物含量≥10%。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關于批準對嵊泗貽貝、靖安白茶、火燒坪
包兒菜、新興排米粉、靈山涼粉實施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嵊泗貽貝、靖安白茶、火燒坪包兒菜、新興排米粉、靈山涼粉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批準嵊泗貽貝、靖安白茶、火燒坪包兒菜、新興排米粉、靈山涼粉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自即日起實施保護。
一、嵊泗貽貝
(一)產地范圍。
嵊泗貽貝產地范圍為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現轄行政區域內的海域,東經121°30′至123°25′,北緯30°24′至31°04′。
(二)專用標志使用。
嵊泗貽貝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嵊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嵊泗貽貝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1)。
二、靖安白茶
(一)產地范圍。
靖安白茶產地范圍為江西省靖安縣中源鄉、羅灣鄉、璪都鎮、三爪侖鄉、寶峰鎮5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靖安白茶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西省靖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靖安白茶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2)。
三、火燒坪包兒菜
(一)產地范圍。
火燒坪包兒菜產地范圍為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火燒坪鄉、賀家坪鎮、榔坪鎮、資丘鎮、漁峽口鎮、都鎮灣鎮、鴨子口鄉7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火燒坪包兒菜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火燒坪包兒菜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3)。
四、新興排米粉
(一)產地范圍。
新興排米粉產地范圍為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新興排米粉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新興排米粉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4)。
五、靈山涼粉
(一)產地范圍。
靈山涼粉產地范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靈城鎮、新圩鎮、檀圩鎮、那隆鎮、三隆鎮、陸屋鎮、舊州鎮、沙坪鎮、太平鎮、武利鎮、伯勞鎮、文利鎮、佛子鎮、平山鎮、平南鎮、煙墩鎮、豐塘鎮、石塘鎮18個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靈山涼粉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欽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靈山涼粉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5)。
特此公告。
附件:1.嵊泗貽貝質量技術要求
2.靖安白茶質量技術要求
3.火燒坪包兒菜質量技術要求
4.新興排米粉質量技術要求
5.靈山涼粉質量技術要求
二〇一二年六月八日
附件1:
嵊泗貽貝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厚殼貽貝(MytiluscrassitestaLischke)、紫貽貝(Mytilus edulis?Linné)
二、養殖海域環境條件
一類自然海域貝類生產區,海地平坦,地質為泥底,海流流速≥1.5m/s,水溫5℃至29℃,鹽度15‰至35‰,pH值7.8至8.3。水深在低潮線以下5米至10米。浮游生物量達到400mg/m3。
三、養殖
1.苗種:采集于產地范圍內的自然海區。
2.養殖方式:筏式養殖,浮筏依水深高、中、矮排列,與主潮流或主風力方向成5°至10°角,間距3.5m至4m。
(1)包苗:先鋪上網片,從頭到尾撒上一行貝苗,放上養殖繩后邊縫邊擱苗,包苗密度700個/m至1000個/m。
(2)海上掛養:吊繩間距50cm至70cm。
(3)放養管理:日常巡海,及時增加浮子,勤查勤換磨損斷股吊繩。
3.收獲:
(1)收獲時間:厚殼貽貝:全年;紫貽貝:5至8月份。
(2)收獲規格:厚殼貽貝:殼長≥8cm;紫貽貝:殼長≥4cm。
四、加工
1.凍貽貝加工流程:貽貝摘取→殼體清洗→蒸煮→ 剝殼、去足絲→肉體清洗→單凍→速凍→包裝→冷藏。
2.干貽貝加工流程:貽貝摘取→殼體清洗→蒸煮→ 剝殼、去足絲→肉體清洗→干燥→包裝→冷藏。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品種 | 產品形態 | 外觀 | 口感 |
厚殼貽貝 | 活體 | 肉質部分呈潔白、杏黃或桔紅,體形飽滿,色澤誘人,個體長度:8 cm~12cm。 | 肉質緊密厚實,具嚼勁。 |
凍品 | 冰衣良好無干耗,具有凍品特殊色澤,個體長度:5 cm~9cm。 | 肉質致密,水煮后有彈性,不松散,仍帶有貽貝固有的鮮味和口感。 | |
干品 | 肉質部分呈桔紅或褐紅色,體型飽滿,個體長度:3 cm~4cm。 | 肉質極為緊密,極具嚼勁。 | |
紫貽貝 | 活體 | 肉質部分以潔白、杏黃居多,體形飽滿,色澤明亮,個體長度:4 cm~8cm。 | 肉質細密,口感滑嫩。 |
凍品 | 冰衣良好無干耗,具有凍品特殊色澤,個體長度:2 cm~4cm。 | 肉質緊密,水煮后口感滑嫩有彈性。 | |
干品 | 肉質部分呈桔紅或褐紅色,體型飽滿,個體長度:1.5 cm~3cm。 | 肉質緊密,有嚼勁。 |
2.理化指標:
品種 | 產品形態 | 蛋白質 | 脂肪 |
厚殼貽貝 | 活體 | ≥10% | ≤2.2% |
凍品 | ≥11% | ≤5% | |
干品 | ≥45% | ≤5% | |
紫貽貝 | 活體 | ≥9% | ≤2.2% |
凍品 | ≥10% | ≤5% | |
干品 | ≥40% | ≤5% |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2:
靖安白茶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適宜制作靖安白茶的當地群體種以及其它茶樹良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400m的山地。土壤類型為紅壤、黃壤、紫色土以及沖積土,土壤質地為壤土或砂壤土。土層厚度≥1m,地下水位小于1m,pH值4.5至6.5,土壤有機質含量≥2%。
三、栽培管理。
1.繁殖:采用扦插繁殖技術育苗。
2.定植:春季定植時間為2 月中旬至3 月上旬,秋季定植時間為10 月下旬至11月下旬。栽植密度為≤60000株/公頃。
3.茶園施肥:每年施用經無害化處理后的有機肥≥15000kg/公頃,施肥深度≥20cm。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多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鮮葉采摘
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按照標準采摘一芽至一芽二葉初展的新鮮芽葉。
五、加工工藝
1.工藝流程:鮮葉采摘→攤青→殺青→理條→烘干。
2.工藝要求:
(1)攤青:室溫控制在20℃至25℃,時間4至8小時。當葉片柔軟,散發青氣,含水率60%至65%時停止攤青。
(2)殺青:鍋溫控制在200℃至230℃,殺青時間4分鐘至6分鐘。當葉子顏色變深,萎蔫,手握柔軟松散,折梗不斷,青氣消失,茶香散出,失重率約15%至20%時停殺青。
(3)理條:鍋溫控制在90℃至110℃,時間7分鐘至9分鐘。當95%以上茶條圓直,手摸有觸手感(約7成干)時,即停止理條。
(4)烘干:溫度85℃至95℃,時間30分鐘至60分鐘,當手捏茶條成粉末,含水率低于6.5%時,立即攤涼至室溫。最后包裝存放。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外形條索緊直,形如鳳羽,色如玉霜,油潤光亮。內質香氣馥郁,滋味鮮爽甘醇,湯色鵝黃,清澈明亮。葉底細嫩成朵,葉面玉白,葉脈翠綠。
2.理化指標: 水浸出物含量≥36%,氨基酸含量≥5%。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3:
火燒坪包兒菜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原生地方品種和京豐一號。
二、立地條件
產地范圍內海拔高度1200米至1800米,坡度≤25度的地塊,土壤類型為山地黃棕壤,質地為中壤,有機質含量≥1.5%,pH值5.0至6.5。
三、栽培管理
1.播種育苗:3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種,密度為每平方米用種7.5g;當幼苗長到3葉1心時間苗定苗,每平方留苗≤600株。
2.定植: 定植時間為4月中旬至8月上旬,每公頃定植密度≤49500株。
3.施肥: 每公頃施優質有機肥≥45000kg。
4.收獲: 定植后80至90天產品成熟時采收,收獲時間為7月至11月。采收標準為手捏有緊實感,葉球成扁平狀。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多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葉球扁平狀,緊實,味微甜,口感脆嫩。
2.理化指標: 單球重量為1.5kg至2.0kg,每100克鮮菜含水份≥94.8g,可溶性糖≥3.5g,粗纖維≤0.9g。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4:
新興排米粉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輔材料
1.大米:產地范圍內生產的秈稻米,陳化期為3個月至9個月,直鏈淀粉含量≥25%。
2.生產用水:產地范圍內的山泉水,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
二、加工工藝流程
原料→清洗→浸泡→磨漿→脫水→蒸粉→擠壓成型→冷卻→復蒸→洗粉成型→干燥→成品。
三、加工要點
1.浸泡:采用常溫浸泡。春夏季節浸泡時間2至4小時,秋冬季浸泡時間4至6小時,浸泡到大米手捻碎且無硬心。
2.脫水:將米漿中的水分脫去,脫水后的米粉含水量在35%至40%。
3.蒸粉:蒸粉后的粉料呈軟性塊狀,熟度為75%至80%。
4.擠壓成型:采用二次壓擠壓成型,擠壓后粉絲直徑為0.5 mm至0.8mm。
5.復蒸:復蒸溫度為100℃至110℃,時間為25 min至35min。
6.洗粉成型:用常溫水翻動搓洗粉絲,使粉絲松散、不粘連。按一定重量要求,將粉絲梳理折疊長方體,擺放在長方形盤中。
7.干燥:采用自然或用熱風進行干燥,干燥溫度≤60℃,干燥后粉絲含水量≤14%。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澤:粉絲潤而透明,表面有光澤,復水后半透明;組織形態:絲條粗細均勻,有彈性;口感:煮后口感軟滑、柔韌、爽口、不粘牙。
2.理化指標: 水份含量≤14.0%,酸度≤5°T,斷條率≤15%,湯汁沉淀物≤1.0 ml/10g。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5:
靈山涼粉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
1. 涼粉草:仙草(MesonachinensisBenth)。必須選用產地范圍內生產的,提取浸膏量不少于23%的涼粉草。
2. 食用淀粉: 必須選用支鏈淀粉含量≥80%,細度≥100目的食用木薯淀粉。
3. 水:必須使用保護范圍內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的地表水,PH值6.5至7.4,總硬度≤13德度,礦化度≤350 mg/L。
二、生產工藝
1. 粉狀靈山涼粉:
(1)工藝流程:
涼粉草→挑選→清洗→泡制→加水蒸煮→提取過濾→濃縮→加入食用木薯淀粉攪拌均勻→烘干→粉碎→分裝。
(2)技術要求:
①投料前處理:將涼粉草除雜、切段、洗凈;
②水煮提:向切成段的涼粉草中加入適量的碳酸鈉,按涼粉草與水的重量比為1︰20加水,浸泡30分鐘,煮沸提取兩次,每次2至2.5小時,提取液過濾;
③合并兩次提取液,濃縮至波美度為8.0左右的浸膏;
④根據測量的凝膠強度加入適量食用淀粉,在55℃至65℃下緩慢烘烤48小時,粉碎過80目篩并分裝。
2.凝膠狀靈山涼粉:
(1)工藝流程:
涼粉草→挑選→清洗→泡制→加水蒸煮→提取過濾→濃縮→蔗糖、蜂蜜、食用木薯淀粉、涼粉草提取液、水→攪拌加熱至沸騰→灌裝→封口→滅菌→冷卻。
(2)技術要求:
①投料前處理:將涼粉草除雜、切段、洗凈;
②水煮提:向切成段的涼粉草中加入適量的碳酸鈉,按涼粉草與水的重量比為1︰20加水,浸泡30分鐘,煮沸提取兩次,每次2至2.5小時,提取液過濾;
③合并兩次提取液,濃縮至波美度為2.2左右的浸膏;
④將浸膏、食用淀粉、水按1︰1︰40至50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適量蔗糖、蜂蜜,攪拌均勻,在蒸煮鍋中煮沸15分鐘;
⑤灌裝,封口,在121℃下殺菌,冷卻后包裝。
三、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粉狀靈山涼粉:為固體粉末,經加熱煮沸沖調即成半固體狀涼粉膏體,熱飲時呈現糊狀,冷卻至室溫凝結成凍。滋味略甘醇,但食用后有回甘滋味流貫于口中,口感舒爽。
(2)凝膠狀靈山涼粉:色澤呈均勻的棕黃色至黑褐色,晶瑩剔透,為有彈性的半固體膏狀物,伴有少量糖液,味微芳香而甘醇,品質滑嫩爽口,具有涼粉草特有氣味。
2. 理化指標:
(1)粉狀靈山涼粉:水分≤10%,細度不小于100目,pH值7.5至9.5,凝膠強度0.08至0.12㎏/cm2。
(2)凝膠狀靈山涼粉:固形物含量≥80%,pH值7.5至8.8,凝膠強度0.22至0.35㎏/cm2,干燥物含量≥10%。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調整完善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和實施要求的公告(2019-10-18)
- 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人選名單公示公告(2019-08-0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食品中匹可硫酸鈉的測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9-07-08)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電子營業執照亮照系統上線運行的公告(2019-07-08)
- 2019年第7號國家標準公告(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