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總局公告

國家質檢總局2011年第196號公告

2011年12月29日 14:34????信息來源:國家質檢總局

關于批準對汶川羌繡、青神竹編、通賢柚、

屏山炒青茶、梓潼酥餅實施地理標志

產品保護的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汶川羌繡、青神竹編、通賢柚、屏山炒青茶、梓潼酥餅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批準汶川羌繡、青神竹編、通賢柚、屏山炒青茶、梓潼酥餅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自即日起實施保護。

一、汶川羌繡

(一)產地范圍。

汶川羌繡產地范圍為四川省汶川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汶川羌繡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汶川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汶川羌繡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1)。

二、青神竹編

(一)產地范圍。

青神竹編產地范圍為四川省青神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青神竹編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青神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青神竹編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2)。

三、通賢柚

(一)產地范圍。

通賢柚產地范圍為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通賢鎮、石鼓鄉、人和鄉、長河源鄉、團結鄉、天馬鄉6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通賢柚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通賢柚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3)。

四、屏山炒青茶

(一)產地范圍。

屏山炒青茶產地范圍為四川省屏山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屏山炒青茶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屏山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屏山炒青茶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4)。

五、梓潼酥餅

(一)產地范圍。

梓潼酥餅產地范圍為四川省梓潼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梓潼酥餅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梓潼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梓潼酥餅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5)。

特此公告。

附件:1.汶川羌繡質量技術要求

2. 青神竹編質量技術要求

3. 通賢柚質量技術要求

4. 屏山炒青茶質量技術要求

5.梓潼酥餅質量技術要求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附件1:

汶川羌繡質量技術要求

(一)主要原輔材料。

1.底料:

(1)布料:汶川特產的棉、麻原材料制作而成的布料。

(2)皮料:汶川地區養殖的山羊皮制作的皮料。

(3)絲、稠等適合做汶川羌繡的原料。

2.染料:汶川地區特產的核桃(又叫胡桃、羌桃,用于染黑色)、黃連刺(染黃色)、青蒿(染綠色)、汶川紅土(染紅色)等植物和土壤等天然染料。

3.繡線:繡線為汶川特產的細麻、汶川山羊毛絨線。

(二)工藝要求。

1.純手工制作。

2.繡法以挑繡(即架繡)為主,比例不低于60%。制作不用繡架和花棚等作輔助工具,直接在底料上繡花。

3.繡品的色彩全部由天然染料染成。

4.繡品通幅平整服帖,無補針; 排針緊密,不露底; 針法均勻,不露針腳;繡面無繡線接頭和線頭;無1cm以上的背面過線;無錯繡、漏繡、熨黃、冷黃等。

(三)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色彩艷麗明快:繡品用色艷麗大膽,對比強烈。

(2)富有羌族文化氣息。

(3)構圖嚴謹、整齊勻稱、裝飾性強;不拘小節,大膽想象創造。構圖有正花、編花、角花、補點花等等,正花為主圖案,編花、角花是制品四周的點綴,紋樣多為兩邊連續圖案或三角形圖案,刺繡時按正花主題,挑綴刺繡,補點花按照正花、角花空間大小挑刺點綴。

2.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2:

青神竹編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要求。

1.種源:慈竹[Sinocal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

2.立地條件:保護區范圍內海拔≤1000m,土壤類型為水稻土和壤土,有機質含量≥1.1%,土壤pH值5.8至8.6。

3.竹材:保護區范圍內生長的一年生優質慈竹,選取整根竹子顏色基本一致、無傷痕、無斑點、竹質細膩、節長在45cm至80cm的中間竹節。

(二)生產工藝。

1.工藝流程:工藝按選竹、砍竹、剔丫、去節、刮青、削平、分塊、分層、啟篾、三防處理、染色、分絲、編織等流程進行。

2.關鍵技術要求:

(1)刮青:將采伐后的原料竹在兩天內刮掉竹表面的青色膠質層,使其外觀色層一致。

(2)分塊:以竹筒外圓基本平面為準,按竹筒大小不同,分出不同寬度的竹塊。

(3)啟篾:根據編織對象的不同,將分出的竹塊沿竹材的徑向剖啟成薄篾層。

(4)三防處理:將竹篾放入30%的雙氧水按1:2配制的溶液中煮沸(時間依色層而定),達到防蟲、防麻斑、防霉變,脫脂增白的效果,使色層顏色更加接近。

(5)染色:將染料用白酒溶成糊狀,倒入煮開的沸水中,充分攪勻。要求竹篾色澤均勻一致。

(6)分絲:以編織用篾絲的寬度需要為準,用排針將竹篾分成寬度一致、絲數精確的竹絲,并去掉篾絲上的竹纖維絲,保持篾絲的光潔。

(7)編織:把圖樣作為底稿用竹絲按圖樣編織。產品規格尺寸、圖形應與底稿保持完全一致。

(三)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幾何圖形完整,無霉變,編織圖案清晰逼真、色澤協調、不易褪色、立體感強,整幅產品厚薄一致,篾路通順,編織緊密,不拋擠、不現接頭,手感光滑,無毛刺,沿邊整齊圓潤、無虛針、漏針和脫針,展開后幅面平整、不曲翹、邊角曲直自然,卷曲后能恢復原狀,符合規定外形。

2.分級要求:

產品等級 指標
絲數(根/cm) 允差(根)
二級 12~14 ±1
一級 16~22 ±1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3:

通賢柚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文旦類。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紫色土、水稻土,土層厚度≥1m,有機質含量≥2%,土壤pH值6.0至8.0。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以枳為砧木,從無檢疫性病蟲害的健壯母樹上采集接穗進行嫁接繁殖。

2.定植:

(1)定植時間:裸根苗定植時間為春栽每年2月至3月,秋栽9月至10月,帶土苗四季均可定植。

(2)定植密度:每公頃栽植株數≤840株。

3.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年每公頃施腐熟有機肥≥45噸。

4.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三)采收。

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皮淡黃色、果肉米黃色、肉質脆嫩化渣、酸甜適中略偏酸、少核或無核、耐儲存。

2.理化指標:

項目 要求
可溶性固形物 ≥10.5%
固酸比 ≥9.5
可食率 ≥45%
總酸 ≤1.10%
單果重 1000g~1800g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4:

屏山炒青茶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群體中及適宜加工屏山炒青茶的茶樹品種。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范圍內海拔≥500m的山地。土壤質地為黃壤土,土壤pH值4.5至6.5。有機質含量≥2%。土層厚度≥50cm。

(三)栽培管理。

1.育苗:每年9月至11月采用扦插育苗。

2.種植:春季2月中下旬至3月下旬,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栽植密度≤45000株/公頃。

3.施肥:每年每公頃施有機肥≥2.5噸。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摘。

每年二月初至四月下旬。條形茶采摘單芽至一芽二葉的芽葉,扁形茶采摘單芽至一芽一葉初展。

(五)加工工藝。

1.條形茶工藝流程:鮮葉→攤晾→殺青→攤晾→揉捻→解塊→毛火烘培→第攤晾→足火烘培→攤晾→輝鍋→攤晾→成品。

2.扁形茶工藝流程:鮮葉→攤晾→殺青→攤晾→第一次做形→攤晾→第二次做形→攤晾→輝鍋→攤晾→成品。

3.技術要點:

(1)殺青:鍋溫240℃至260℃,時間4至5分鐘。條形茶炒至“葉子葉色呈暗綠色,葉梗折不斷,手捏略粘手”時出鍋。扁型茶炒至青草氣喪失而呈現芳香時出鍋。

(2)揉捻:揉捻15分鐘至20分鐘。當茶葉初卷成條,手觸有滑膩感時下桶,立即解塊。

(3)毛火烘培:溫度為120℃至150℃。當茶條轉為墨綠色,手捏有刺手感時即進行攤涼回潮。

(4)足火烘培:溫度90℃至110℃,歷時50分鐘至60分鐘,手捏茶條成顆粒狀,有明顯的茶香即可攤晾。

(5)輝鍋:條形茶輝鍋要求鍋溫80℃至90℃,歷時50分鐘至60分鐘,待茶條呈灰綠油潤,水分含量低于6%即可。扁形茶輝鍋要求鍋溫100℃至120℃,歷時20分鐘至25分鐘,要求茶條色澤灰綠,光滑油潤,手捏茶芽呈粉末,水分含量低于6%。

(6)做形:溫度140℃至160℃,時間10至15分鐘。第一次做形后要求70%以上茶條呈扁形,水分含量控制在50%以內。第二次做形后要求98%以上茶條呈扁形,水分含量控制在30%以內。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條形茶:外形緊實,顯鋒苗,色澤綠潤,沖泡后栗香持久,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醇爽,葉底嫩勻成朵,綠亮。

(2)扁形茶:外形扁平挺直,色澤綠潤,沖泡后栗香持久,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醇爽,葉底嫩勻成朵,嫩黃明亮。

2.理化指標:粗纖維含量≤16%,水浸出物≥36%。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5:

梓潼酥餅質量技術要求

(一)主要原輔材料。

1.小麥粉:保護區內生產的小麥加工的小麥粉,筋值為8%至12%。

2.菜籽油:保護區內生產的菜籽油。

3.動物油:豬板油精煉而成。

3.芝麻:保護區內種植生產的芝麻。

4.生產用水:保護區內的地下水,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的標準。

(二)工藝流程。

原料→調配→制作水起面→制酥坯→制皮面→制面皮→包酥→成形→烘烤→成品。

(三)加工要點。

1.制作水起面:將小麥粉和水以1︰(0.3至0.4)的配比揉制成面團,揉制時間20分鐘至30分鐘,至面質均勻;放置容器內醒發,醒發溫度控制在20℃至25℃,醒發時間12小時至16小時。

2.制酥坯:將面粉和豬油按1:(1.1至1.3)調制成面團,然后,加入菜籽油,用力揉勻捏絨,使之成團。菜籽油分2至3次加入,加入量為酥坯的60%至70%。

3.制皮面:按面粉、水起面和水1︰0.5︰0.5的比例配制,反復揉制20分鐘,直到手打有空響,手拉有筋絲。

4.制面皮:將揉好的皮面拉成重10克至13克的節子,壓薄。

5.包酥:用面皮包上重30克至35克的酥坯,用搟杖搟長,重疊兩下,搟薄并滾卷成筒,縱切一刀,然后進行翻酥,粘上芝麻,搟薄成形,醒發5分鐘至8分鐘。

6.烘烤:烘烤溫度為250℃至280℃,烤制時間8分鐘至15分鐘。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澤金黃,酥紋清晰,回旋有致,表面中部有芝麻,斷面層次多而分明,香酥松脆,入口化渣,回香。

2.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水份 ≤6.0%
脂肪 ≤15.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第一页 | 五月花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电影 | 色接九九精品国产免费 |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