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總局公告

國家質檢總局2011年第172號公告

2011年12月01日 13:25????信息來源:國家質檢總局

關于批準對九寨豬苓、中江掛面、道明竹編、

白龍湖銀魚、廣元橄欖油實施地理標志

產品保護的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九寨豬苓、中江掛面(中江手工掛面)、道明竹編、白龍湖銀魚、廣元橄欖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批準九寨豬苓、中江掛面(中江手工掛面)、道明竹編、白龍湖銀魚、廣元橄欖油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自即日起實施保護。

一、九寨豬苓

(一)產地范圍。

九寨豬苓產地范圍為四川省九寨溝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九寨豬苓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九寨溝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九寨豬苓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1)。

二、中江掛面(中江手工掛面)

(一)產地范圍。

中江掛面(中江手工掛面)產地范圍為四川省中江縣南華鎮、杰興鎮、永太鎮、通濟鎮、南山鎮、集鳳鎮、雙龍鎮7個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中江掛面(中江手工掛面)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中江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中江掛面(中江手工掛面)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2)。

三、道明竹編

(一)產地范圍。

道明竹編產地范圍為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鎮、公議鄉、王場鎮、濟協鄉、白頭鎮5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道明竹編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崇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道明竹編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3)。

四、白龍湖銀魚

(一)產地范圍。

白龍湖銀魚產地范圍為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沙州鎮、營盤鄉、姚渡鎮、木魚鎮、騎馬鄉5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白龍湖銀魚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白龍湖銀魚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4)。

五、廣元橄欖油

(一)產地范圍。

廣元橄欖油產地范圍為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劍閣縣、旺蒼縣、蒼溪縣、利州區、元壩區、朝天區、廣元經濟開發區8個區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廣元橄欖油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廣元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廣元橄欖油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5)。

特此公告。

附件:1.九寨豬苓質量技術要求

附件:2.中江掛面(中江手工掛面)質量技術要求

附件:3.道明竹編質量技術要求

附件 4.白龍湖銀魚質量技術要求

附件:5.廣元橄欖油質量技術要求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附件1:

九寨豬苓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多孔菌科真菌豬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ies]。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范圍內海拔高度2000m至2900m, 土壤腐質層厚≥30cm,土壤pH值6.5至7.4,有機質含量≥4%。

(三)栽培管理。

1.蜜環菌種生產: 采用固體培養法,經母種、原種、枝條種的三級培養。

2.培養菌材:以青岡、椴樹等闊葉林樹種為菌材,禁止使用針葉林樹種,菌材直徑≥8cm,將三級種接種在菌材上,堆碼發酵60至90天。

3.種植:3至5月或7至8月種植,用種量1平方米1kg至2kg灰苓。土壤水分保持在20%至30%。

4.施肥:生長一年期以上后,需在坑道上添加菌棒、腐質土。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

栽后3年以上可采收。

(五)采后處理。

采收后及時曬干,打凈泥土。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呈類圓形或扁塊狀,有的有分枝,長度≥5cm,直徑≥3cm,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表皮較光滑或略皺縮,體輕,質硬,斷面類白色或黃白色。

2.理化指標:豬苓多糖含量≥5%,灰分含量≤11%,水分≤11%。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

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2:

中江掛面(中江手工掛面)質量技術要求

(一)主要原料。

1.小麥粉:采用保護區內生產的強筋小麥加工的小麥粉,小麥粉面筋值為27%至30%。

2.生產加工用水:采用保護區域范圍內的地下水。

(二)加工時間。

加工時間限定為每年10月初到次年4月底。

(三)加工工藝流程。

小麥粉→和面→盤條→抻大條→抻小條→上竹→發酵熟化→曬面→切面。

(四)加工要點。

1.和面:將小麥粉、輔料和鹽水按一定比例放入木桶內和面,攪拌時間20至40分鐘,面質均勻為止,醒發20至30分鐘。

2.盤條:將面團從木桶中取出,揉成方形,切條搓圓,放入木桶內,蓋上薄膜,醒發50至70分鐘。

3.抻大條:從木桶中取出盤條,在面板上搓成大條,并盤成單帽形,醒發7至10分鐘。

4.抻小條:將盤好的大條搓成直徑1cm左右圓條,盤入木桶中,蓋上薄膜,醒發3.5至4.5小時。

5.上竹:將“羊頭”(一種抻長面條的工具)插在木桶邊緣上,再將面竹插在“羊頭”上。取木桶中盤好的小條繞在面竹上,邊繞邊抻,然后放入面槽內吊起,蓋上草席醒發30至60分鐘。

6.發酵熟化:將醒發后的面條取出撲粉,然后將面竹,插入面樁上端孔內,將面下抻,邊抻邊撲粉,將面條抻至40cm至60cm,面條自然吊在面槽內,發汗1至2小時,面條自然抻長120cm至160cm。

7.曬面:將面槽內面條,提至面架,將面竹插入面架孔內,邊插邊抻,反復操作,抻長至350cm至550cm。自然晾曬2至3小時。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潔白、細如銀絲,均勻光滑,體內有微孔。煮熟后柔軟、久煮不糊,不粘牙。

2.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水分 ≤13%~16.0%
鹽分(以NaCl計) ≤10%~13.5%
直徑 0.75mm~1.25mm
自然斷條率 ≤5.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

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3:

道明竹編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種源。

慈竹[Sinocalmus affinis(Rendle)Mcclure]。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范圍內海拔1000m以下,土地類型砂壤土和壤質土,土壤pH值5.4至7.5,土壤有機質含量≥2.7%。

(三)原料要求。

1.竹材:選用保護區范圍內2至3年生優質慈竹,去頭棄尾,選用竹節長40cm至70cm的中間節。材料顏色、粗細均勻,竹表面平整、光滑,沒有發霉、病蟲害、花斑現象。

2.篾片:

分類 要求
平面竹編 精編 選擇表面1~3層 每層厚度小于等于0.3mm
立體竹編 細編 選擇表面2~6層 每層厚度小于等于0.8mm
精編 選擇表面1~2層 每層厚度小于等于0.5mm
瓷胎竹編 精編 選擇表面1~4層 每層厚度小于等于0.4mm

3.瓷胎竹編對瓷胎的要求:應平穩端正、方圓規矩、構造嚴實;色彩均勻一致,光澤度高;內外表面光滑、質地均勻細膩。

(四)關鍵技術要求。

1.去青、破竹:采后48小時內必須去青、破竹。去青深度不超過0.1mm。

2.晾曬:均勻擺放,避雨,陽光下晾曬至黃。使其含水率與當地空氣含水率保持平衡,維持產品原有形狀。

3.啟篾:將破開后的竹條斷面沿竹材的徑向剖啟。

4.勻絲:將啟篾剖制的篾絲均勻地拉過勻刀,使篾絲的寬度和厚度保持均勻一致,并能去掉附在篾絲上的竹纖維絲,保持篾絲的光滑。

5.煮染:篾片放入加有適量黃柏皮的水溶液(1:200)中煮沸2小時,達到脫脂、除糖、防霉、防蛀、防裂的目的。根據色澤需要將染料加入沸水中,篾片染透達到所需色澤為止,然后用清水洗凈晾干備用。

所用染料為純天然的中草藥植物:紅花(染紅色)、五蓓子(染黑色)、黃柏(染黃色)。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澤柔和,編織緊密、均勻;平面光滑、手感無毛刺;圖案完整、清楚;無脫落、無斷絲、無缺絲、無鋸齒、無破裂;首尾銜接緊密、修邊光平。

(1)平面竹編、立體竹編:經緯比例恰當、圖案清晰、層次分明,色彩豐富。

(2)瓷胎竹編:竹篾細、緊貼胎、密藏頭。

2.理化指標:含水率5%至15%。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

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4:

白龍湖銀魚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大銀魚(Hemisalanx prognathusRegan)。

太湖短吻銀魚(俗稱小銀魚)(Neosalanx taihuensis)。

(二)環境條件。

保護范圍內水質符合漁業水質標準,溶解氧≥7mg∕L,透明度≥50cm,pH值7至8.5,水溫6℃至26℃。

(三)捕撈。

1.時間:9月中旬至11月初。

2.網具:拉網、刺網。

3.規格:大銀魚≥14cm;太湖短吻銀魚≥6cm。

(四)保鮮加工。

1.冷凍銀魚:

(1)速凍溫度:-35℃至-40℃。

(2)速凍時間:60分鐘。

(3)冷藏溫度:-18℃。

2.銀魚干:

(1)曬干:陽光曬干或風吹干。

(2)烘干:將銀魚放入20℃至40℃的烘箱中5至6小時烘干。

(3)保存:-4℃冷藏。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冷凍銀魚:顏色潔白,個體飽滿,肉質細嫩。

(2)銀魚干:呈半透明銀白色,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2.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冷凍銀魚 銀魚干
蛋白質 ≥13% ≥65%
脂肪 ≤2% ≤8%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附件5:

廣元橄欖油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佛奧(Frantoio)、科拉蒂(Cortina)。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范圍內海拔500m至800m,土壤類型為淋溶性褐土、礫質砂土和石渣子土,土壤pH值7至8.8,有機質含量≥2%。

(三)栽培管理。

1.育苗:無性繁殖育苗。

2.栽植時間和密度:栽植時間在春季3至4月或秋季10至11月,栽植密度為≤1230株/公頃。

3.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成齡樹每株每年施用有機肥≥35kg。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

10至11月人工分品種采收,要求果皮完好,果色為黃綠到紫黑色。

(五)加工。

1.工藝流程:果實→清洗→粉碎→融和→離心分離→油水分離→過濾→儲存→灌裝→成品。

2.加工要點:

(1)果皮完好,果實從采摘到加工不得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落地果。

(2)分品種用粉碎機粉碎,粉碎篩網孔徑4mm至6mm。

(3) 攪拌融和,攪拌時間30min至50min,攪拌速度為18 r/min至20r/min,料品溫度≤28℃。

(4)用碟片式離心機進行油水分離,油品溫度≤28℃。

(5)用板框式過濾機,濾孔孔徑≤0.2μm。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項目 初榨橄欖油指標
色澤 淡黃微綠
氣味滋味 有明顯的果香味,口感爽滑,有淡淡的苦味或辛辣味
透明度 澄清透明

2.理化指標:

項目 初榨橄欖油指標
不溶性雜質 ≤0.10%
酸值(KOH) ≤1.2 mg/g
過氧化值 ≤9.0 mmol/kg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 在线人成视频午夜福利 | 亚洲成a影片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精品 | 一本在线免费看现频 | 午夜网站在线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