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2008年第145號公告
關于批準對盤山磨盤柿、漲渡湖黃顙魚、坭興陶、龍安柚、都江堰厚樸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盤山磨盤柿、漲渡湖黃顙魚、坭興陶、龍安柚、都江堰厚樸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盤山磨盤柿、漲渡湖黃顙魚、坭興陶、龍安柚、都江堰厚樸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盤山磨盤柿
(一)保護范圍。
盤山磨盤柿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天津市薊縣官莊鎮磚瓦窯村、聯合村、玉石莊村、蓮花嶺村、梁莊子村、溝河北村、雙安村、盤富莊村、石佛村、塔院村、營房村、邢家溝村、野溝村、掛月莊村、永平莊村、東大佛塔村、賈各莊村、南營村、張丁莊村、居官屯村、北小屯村、門莊子村、西大佛塔村、肘各莊村、蓮花院村、官莊村、大彩各莊村、小彩各莊村、北朱莊村等29個村;許家臺鄉瀑水村、桃莊村、小米莊村、歇人場村、花甲石村、大石峪村、白峪村等7村;邦均鎮水泉村、夏各莊村、西沿河村、東沿河村、大孫各莊村、小付莊村、小孫各莊村等7個村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盤山磨盤柿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天津市薊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1)。
二、漲渡湖黃顙魚
(一)保護范圍。
漲渡湖黃顙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漲渡湖農場、龍王咀農場、雙柳街以及汪集街、邾城街、陽邏街的部分地域現轄行政區域,東經114°34′28″至114°50′40″北緯30°32′25″至30°50′15。
(二)專用標志使用。
漲渡湖黃顙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2)。
三、坭興陶
(一)保護范圍。
坭興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欽北區、欽州港經濟開發區、三娘灣旅游管理區、靈山縣陸屋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坭興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3)。
四、龍安柚
(一)保護范圍。
龍安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肖溪鎮、龍臺鎮、恒升鎮、石筍鎮、白市鎮、白馬鄉、大安鎮、蘇溪鄉、東岳鄉、花橋鎮、消河鄉、大有鄉、井河鎮、楊坪鄉、興平鎮、悅來鎮、彭家鄉、協興鎮、濃溪鎮、龍安鄉、崇望鄉、大龍鄉、官盛鎮、廣門鄉、棗山鎮、廣羅鄉、化龍鄉、方坪鄉、穿石鄉、中橋街道辦事處、觀閣鎮、廣興鎮、前鋒鎮、新橋鄉、代市鎮、虎成鄉、觀塘鎮、護安鎮、奎閣街道辦事處等3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龍安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4)。
五、都江堰厚樸
(一)保護范圍。
都江堰厚樸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四川省都江堰市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都江堰厚樸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都江堰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5)。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盤山磨盤柿、漲渡湖黃顙魚、坭興陶、龍安柚、都江堰厚樸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附件:
1. 盤山磨盤柿質量技術要求
2. 漲渡湖黃顙魚質量技術要求
3. 坭興陶質量技術要求
4. 龍安柚質量技術要求
5. 都江堰厚樸質量技術要求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附件1:
盤山磨盤柿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磨盤柿(Mopan Persimmon)。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范圍內海拔≤400米,土壤為以花崗巖為成土母巖的砂壤土,土層厚度≥40厘米,土壤pH值6.5至7.5,有機質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 苗木繁育:用君遷子實生苗為砧木,選擇樹勢健壯、無檢疫性病蟲害的成齡磨盤柿樹采取接穗進行嫁接繁殖。
2. 栽植密度:每公頃≤675棵。
3. 肥水管理: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輔助覆蓋綠肥,根據樹體生長狀況配合施用無機肥,有機肥施用量每公頃≥30噸。有灌溉條件的柿園根據樹體需要適時灌水;無灌溉條件的采用穴貯肥水、集貯雨水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降水。
4. 整形修剪:采用主干疏層形、自然開心形整形,冬季修剪與夏季修剪相結合,實現樹體矮化、樹勢健壯、樹冠緊湊、通風透光。
5.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和貯藏。
1. 采收:
(1)脆柿,10月中旬,果實發育成熟、縊痕以上果面橙黃色時采收;
(2)凍柿,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果實充分成熟,果面橙黃色至橙紅色時采收。
2. 貯藏:脫澀脆柿采用低溫或低溫氣調貯藏;采后未經脫澀處理亦不直接上市銷售的柿果,可進行冷凍貯藏或在陰涼處碼放在柿架上自然溫度下貯存。低溫保存的脆柿,貯藏期≥70d。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形端正,扁圓,縊痕明顯,果皮橙黃色至橙紅色,單果重200克以上。
2. 理化指標:
(1)脆柿,可溶性固形物≥13%,果實硬度≥8.5千克/平方厘米;
(2)凍柿,可溶性固形物≥13.5%。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附件2:
漲渡湖黃顙魚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黃顙魚(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屬鲇形目(Sli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黃顙魚屬(Pelteobagrus)。
(二)養殖環境條件。
漲渡湖自然湖泊水域。保持江湖相通,流動水體,水質清新,空氣清潔,無污染,透明度30cm至80cm,pH值7.5至8.5,溶氧5 mg/L至7mg/L,底質為灰潮土沙性壤和紅粘土黃棕壤。
(三)魚苗繁殖。
1. 自然繁殖:漲渡湖自然湖泊灌江納苗獲取苗種,經湖泊肥育,達到性成熟,在湖泊水域中自然產卵繁殖。
2. 人工繁殖:人工繁殖F1代黃顙魚。選擇從漲渡湖自然湖泊中捕撈的體格健壯、無病無傷無畸形的2齡以上黃顙魚作親魚,雌魚100g/尾以上,雄魚150g/尾以上。催產季節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繁殖適宜水溫23℃至28℃,產卵采取自然受精和人工授精兩種方式。魚卵孵化密度0.8×104粒/m3至1×104粒/m3。
(四)苗種培育。
1. 魚苗培育:放苗密度0.5×104尾/m3至0.8×104尾/m3。投喂浮游動物、豐年蟲等飼料,投喂量占體重的5%至10%。
2. 魚種培育:放種密度3×104尾/667m2(畝)至5×104尾/667m2(畝)魚苗下池前培肥池水,魚苗下池后投喂水蚯蚓、小魚蝦、螺蚌肉等動物性飼料1至2周。
(五)養殖技術。
1. 成魚養殖:湖泊人工放流增殖,放養黃顙魚規格3cm以上、密度≤20尾/667m2(畝)。以天然餌料為食,不投喂人工飼料。
2. 日常管理:重點加強水位、水質管理,保持湖泊正常的養殖水位和良好的水生態環境,預防和控制魚病的發生。
3. 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六)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活魚體背部墨綠色,腹部淡黃色,各鰭灰黑色。商品魚規格:雌魚≥50g/尾,雄魚≥100g/尾。
2. 理化指標:蛋白質≥16.9%,脂肪≥0.9%,二十碳五烯酸(EPA)≥13.9mg/kg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50.1mg/kg。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附件3:
坭興陶質量技術要求
(一)產品種類。
工藝美術陶、日用陶。
(二)原料組成。
1. 白泥,礦石類型為風化殘積粘土,呈顯微鱗片泥質結構,土狀構造。
2. 紫紅泥,礦石類型為風化的紫紅色泥巖,呈顯微鱗片泥質結構,塊狀構造。
3. 化學組成:
原料名稱
化學組成范圍
SiO2
Al2O3
K2O
Na2O
CaO
MgO
Fe2O3
TiO2
紫紅泥
58~66
15~19
≥1.5
≤0.8
≤1
≤1.5
≤8
≤1
白 泥
62~67
16~17
≥1.5
≤0.5
≤0.5
≤1.0
≤5
≤1
(三)加工工藝。
1. 制泥工藝:白泥存放在避雨場所風干風化,紫紅泥露天存放,風化淋濁。再按比例混合球磨、過篩、陳腐、攪拌、抽漿壓濾,暗房陳腐15天,再真空練泥壓制成泥條、陳腐。泥的細度過250目篩余小于1%的范圍內.可塑性指標大于2.5。
2. 成型工藝:
(1)工藝美術陶:采用手工成型、機械輔助成型和注漿成型。
(2)日用陶:根據不同產品器型,分別選用手工成型、機械成型和注漿成型。
3. 雕刻裝飾工藝:按照造型設計要求,充分發揮刻刀功能,尤強調以刀代筆,注意掌握力度,一揮而就。要點為“線行表外,以線托形”。
4. 燒成工藝:根據不同成形方式及器物實行不同的燒成方法,燒成溫度為1100℃至1180℃,在燒成過程中主要掌握升溫曲線,燒成溫度及燒成氣氛的控制,在整個燒成時間安排上,著重把握緩燒,平燒、快燒三種燒成技法的結合。
5. 打磨、拋光工藝:首先對燒成產品表面粗糙的表層進行粗磨,然后細磨深加工,再進行精磨,打磨后的產品經烘熱后搽上薄的食品用石蠟層,用布輪拋去產品表面多余的臘層,使產品表面的紋理和色彩更加光潤柔和。
(四)質量特色。
1. 外觀品質特色:
(1)日用陶產品:質地細膩結實、敲擊聲音鏗鏘,色澤柔和。
(2)工藝美術陶:質地細膩結實、敲擊聲音鏗鏘、色澤光潤柔和,裝飾精雕細刻,質感古色古香。
2. 理化指標:
(1)熱穩定性:200℃至20℃熱交換三次不裂。
(2)吸水率:1.5%至5%。
(3)鉛、鎘溶出量:鉛≤0.5mg/L,鎘≤0.05mg/L。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附件4:
龍安柚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文旦柚類地方品種。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范圍內海拔≤450m,土壤類型為紫色土,質地沙壤土至壤土,土壤pH值5.5至7.0,有機質含量≥1.5%,土層厚度≥40cm。
(三)栽培管理。
1. 苗木培育:以酸柚為砧木,從品種純正、無檢疫性病蟲害的健壯母株上采集接穗進行嫁接繁殖。
2. 栽培技術:
(1)定植:9月至10月秋梢老熟后或2月至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容器苗或帶土移栽苗不受季節限制。平地栽植密度≤495株/公頃,山坡地≤630株/公頃。
(2)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合理施用無機肥。成年樹每公頃年施腐熟有機肥≥8萬kg,無機肥施用量每公頃≤300kg純氮。
(3)整形修剪:樹形為自然圓頭形。修剪時以通風透光,合理負載,保持樹勢為原則。
(4)花果管理:采取疏花疏果措施調控產量,葉果比值≥200。
3.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
11月中、下旬果皮80%變為橙黃色時方可采收。貯藏果提前7天至10天采收。要求一果兩剪。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形圓錐形或倒卵形,果頂凹陷、暈環較明顯,果皮黃色或橙黃色。果肉脆嫩化渣多汁、色澤粉紅,口感酸甜適度,微有苦、麻味,無核或少核。
2. 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單果重kg
≥1.0
可溶性固形物%
≥11.0
固酸比
≥11.5≥11.5≥11.5
可食率%
≥50≥50≥50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附件5:
都江堰厚樸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名。
1. 厚樸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2. 凹葉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 Rehd. et Wils. Cheng et Law],該種為厚樸的變種,葉先端向內凹陷。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范圍內海拔800m至1800m,紫色、棕黃色砂壤土,微酸性,土壤pH值5.5至6.8,土壤有機質含量≥1%。
(三)栽培技術。
1. 種子采集與貯藏:每年9至10月,在保護區范圍內采集15年以上的厚樸樹的成熟種子,進行處理貯存。
2. 選種:在播種前,選種子圓潤飽滿,千粒重不低于150g。
3. 播種、育苗:每公傾播種不少于375Kg;苗木高不低于40cm,地徑≥0.8cm。
4. 栽培:每公傾栽種≤2500株。
5.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與加工。
1. 采收:夏至前后,選樹齡10年以上的成樹采收。采收方法:從樹生長的地表每間隔40cm橫切一圈,再縱切,用刀剝下樹皮,較細小的分枝和樹根,用小木槌捶打,使皮木分離,然后剝取樹皮。
2. 加工工藝:
(1)工藝流程:分級→微煮→發汗→蒸軟→卷筒→扎線→切齊→干燥→包裝→入庫。
(2)工藝要求:將樹干皮置于沸水中煮5至8分鐘,取出堆置陰濕潔凈處,覆蓋稻草“發汗”,使之內表面變紫褐色或棕褐色時蒸軟,卷成筒狀,用井字堆碼法,自然晾干。根皮和枝皮自然晾干。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氣味:氣香、味辛辣、微苦。
(1)筒樸:為主干的干皮,呈單卷筒狀或雙卷筒狀。外表面淡棕色至深棕色,有細密的縱紋。內表面紫棕色,平滑,劃之顯油痕。質硬,不易折斷,斷面顯顆粒性,有油性。咀嚼之少殘渣。
(2)靴角樸: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開如喇叭口狀。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內表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較平滑,劃之顯油痕。質硬,不易折斷,斷面顯顆粒性,有油性。咀嚼之有較多殘。
(3)根樸:呈單筒狀或不規則塊片。外表面灰棕色,粗糙。內表深紫棕色。質脆,較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咀嚼之有較多殘渣。
2. 理化指標:水分≤13.0%,厚樸酚、和厚樸酚含量(C18H18O2)靴角樸、根樸≥5%,筒樸≥3.8%。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盤山磨盤柿、漲渡湖黃顙魚、坭興陶、龍安柚、都江堰厚樸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盤山磨盤柿、漲渡湖黃顙魚、坭興陶、龍安柚、都江堰厚樸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盤山磨盤柿
(一)保護范圍。
盤山磨盤柿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天津市薊縣官莊鎮磚瓦窯村、聯合村、玉石莊村、蓮花嶺村、梁莊子村、溝河北村、雙安村、盤富莊村、石佛村、塔院村、營房村、邢家溝村、野溝村、掛月莊村、永平莊村、東大佛塔村、賈各莊村、南營村、張丁莊村、居官屯村、北小屯村、門莊子村、西大佛塔村、肘各莊村、蓮花院村、官莊村、大彩各莊村、小彩各莊村、北朱莊村等29個村;許家臺鄉瀑水村、桃莊村、小米莊村、歇人場村、花甲石村、大石峪村、白峪村等7村;邦均鎮水泉村、夏各莊村、西沿河村、東沿河村、大孫各莊村、小付莊村、小孫各莊村等7個村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盤山磨盤柿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天津市薊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1)。
二、漲渡湖黃顙魚
(一)保護范圍。
漲渡湖黃顙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漲渡湖農場、龍王咀農場、雙柳街以及汪集街、邾城街、陽邏街的部分地域現轄行政區域,東經114°34′28″至114°50′40″北緯30°32′25″至30°50′15。
(二)專用標志使用。
漲渡湖黃顙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2)。
三、坭興陶
(一)保護范圍。
坭興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欽北區、欽州港經濟開發區、三娘灣旅游管理區、靈山縣陸屋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坭興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3)。
四、龍安柚
(一)保護范圍。
龍安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肖溪鎮、龍臺鎮、恒升鎮、石筍鎮、白市鎮、白馬鄉、大安鎮、蘇溪鄉、東岳鄉、花橋鎮、消河鄉、大有鄉、井河鎮、楊坪鄉、興平鎮、悅來鎮、彭家鄉、協興鎮、濃溪鎮、龍安鄉、崇望鄉、大龍鄉、官盛鎮、廣門鄉、棗山鎮、廣羅鄉、化龍鄉、方坪鄉、穿石鄉、中橋街道辦事處、觀閣鎮、廣興鎮、前鋒鎮、新橋鄉、代市鎮、虎成鄉、觀塘鎮、護安鎮、奎閣街道辦事處等3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龍安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4)。
五、都江堰厚樸
(一)保護范圍。
都江堰厚樸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四川省都江堰市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都江堰厚樸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都江堰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5)。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盤山磨盤柿、漲渡湖黃顙魚、坭興陶、龍安柚、都江堰厚樸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附件:
1. 盤山磨盤柿質量技術要求
2. 漲渡湖黃顙魚質量技術要求
3. 坭興陶質量技術要求
4. 龍安柚質量技術要求
5. 都江堰厚樸質量技術要求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附件1:
(一)品種。
磨盤柿(Mopan Persimmon)。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范圍內海拔≤400米,土壤為以花崗巖為成土母巖的砂壤土,土層厚度≥40厘米,土壤pH值6.5至7.5,有機質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 苗木繁育:用君遷子實生苗為砧木,選擇樹勢健壯、無檢疫性病蟲害的成齡磨盤柿樹采取接穗進行嫁接繁殖。
2. 栽植密度:每公頃≤675棵。
3. 肥水管理: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輔助覆蓋綠肥,根據樹體生長狀況配合施用無機肥,有機肥施用量每公頃≥30噸。有灌溉條件的柿園根據樹體需要適時灌水;無灌溉條件的采用穴貯肥水、集貯雨水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降水。
4. 整形修剪:采用主干疏層形、自然開心形整形,冬季修剪與夏季修剪相結合,實現樹體矮化、樹勢健壯、樹冠緊湊、通風透光。
5.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和貯藏。
1. 采收:
(1)脆柿,10月中旬,果實發育成熟、縊痕以上果面橙黃色時采收;
(2)凍柿,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果實充分成熟,果面橙黃色至橙紅色時采收。
2. 貯藏:脫澀脆柿采用低溫或低溫氣調貯藏;采后未經脫澀處理亦不直接上市銷售的柿果,可進行冷凍貯藏或在陰涼處碼放在柿架上自然溫度下貯存。低溫保存的脆柿,貯藏期≥70d。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形端正,扁圓,縊痕明顯,果皮橙黃色至橙紅色,單果重200克以上。
2. 理化指標:
(1)脆柿,可溶性固形物≥13%,果實硬度≥8.5千克/平方厘米;
(2)凍柿,可溶性固形物≥13.5%。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附件2:
(一)種源。
黃顙魚(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屬鲇形目(Sli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黃顙魚屬(Pelteobagrus)。
(二)養殖環境條件。
漲渡湖自然湖泊水域。保持江湖相通,流動水體,水質清新,空氣清潔,無污染,透明度30cm至80cm,pH值7.5至8.5,溶氧5 mg/L至7mg/L,底質為灰潮土沙性壤和紅粘土黃棕壤。
(三)魚苗繁殖。
1. 自然繁殖:漲渡湖自然湖泊灌江納苗獲取苗種,經湖泊肥育,達到性成熟,在湖泊水域中自然產卵繁殖。
2. 人工繁殖:人工繁殖F1代黃顙魚。選擇從漲渡湖自然湖泊中捕撈的體格健壯、無病無傷無畸形的2齡以上黃顙魚作親魚,雌魚100g/尾以上,雄魚150g/尾以上。催產季節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繁殖適宜水溫23℃至28℃,產卵采取自然受精和人工授精兩種方式。魚卵孵化密度0.8×104粒/m3至1×104粒/m3。
(四)苗種培育。
1. 魚苗培育:放苗密度0.5×104尾/m3至0.8×104尾/m3。投喂浮游動物、豐年蟲等飼料,投喂量占體重的5%至10%。
2. 魚種培育:放種密度3×104尾/667m2(畝)至5×104尾/667m2(畝)魚苗下池前培肥池水,魚苗下池后投喂水蚯蚓、小魚蝦、螺蚌肉等動物性飼料1至2周。
(五)養殖技術。
1. 成魚養殖:湖泊人工放流增殖,放養黃顙魚規格3cm以上、密度≤20尾/667m2(畝)。以天然餌料為食,不投喂人工飼料。
2. 日常管理:重點加強水位、水質管理,保持湖泊正常的養殖水位和良好的水生態環境,預防和控制魚病的發生。
3. 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六)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活魚體背部墨綠色,腹部淡黃色,各鰭灰黑色。商品魚規格:雌魚≥50g/尾,雄魚≥100g/尾。
2. 理化指標:蛋白質≥16.9%,脂肪≥0.9%,二十碳五烯酸(EPA)≥13.9mg/kg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50.1mg/kg。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附件3:
(一)產品種類。
工藝美術陶、日用陶。
(二)原料組成。
1. 白泥,礦石類型為風化殘積粘土,呈顯微鱗片泥質結構,土狀構造。
2. 紫紅泥,礦石類型為風化的紫紅色泥巖,呈顯微鱗片泥質結構,塊狀構造。
3. 化學組成:
原料名稱 | 化學組成范圍 | |||||||
SiO2 | Al2O3 | K2O | Na2O | CaO | MgO | Fe2O3 | TiO2 | |
紫紅泥 | 58~66 | 15~19 | ≥1.5 | ≤0.8 | ≤1 | ≤1.5 | ≤8 | ≤1 |
白 泥 | 62~67 | 16~17 | ≥1.5 | ≤0.5 | ≤0.5 | ≤1.0 | ≤5 | ≤1 |
(三)加工工藝。
1. 制泥工藝:白泥存放在避雨場所風干風化,紫紅泥露天存放,風化淋濁。再按比例混合球磨、過篩、陳腐、攪拌、抽漿壓濾,暗房陳腐15天,再真空練泥壓制成泥條、陳腐。泥的細度過250目篩余小于1%的范圍內.可塑性指標大于2.5。
2. 成型工藝:
(1)工藝美術陶:采用手工成型、機械輔助成型和注漿成型。
(2)日用陶:根據不同產品器型,分別選用手工成型、機械成型和注漿成型。
3. 雕刻裝飾工藝:按照造型設計要求,充分發揮刻刀功能,尤強調以刀代筆,注意掌握力度,一揮而就。要點為“線行表外,以線托形”。
4. 燒成工藝:根據不同成形方式及器物實行不同的燒成方法,燒成溫度為1100℃至1180℃,在燒成過程中主要掌握升溫曲線,燒成溫度及燒成氣氛的控制,在整個燒成時間安排上,著重把握緩燒,平燒、快燒三種燒成技法的結合。
5. 打磨、拋光工藝:首先對燒成產品表面粗糙的表層進行粗磨,然后細磨深加工,再進行精磨,打磨后的產品經烘熱后搽上薄的食品用石蠟層,用布輪拋去產品表面多余的臘層,使產品表面的紋理和色彩更加光潤柔和。
(四)質量特色。
1. 外觀品質特色:
(1)日用陶產品:質地細膩結實、敲擊聲音鏗鏘,色澤柔和。
(2)工藝美術陶:質地細膩結實、敲擊聲音鏗鏘、色澤光潤柔和,裝飾精雕細刻,質感古色古香。
2. 理化指標:
(1)熱穩定性:200℃至20℃熱交換三次不裂。
(2)吸水率:1.5%至5%。
(3)鉛、鎘溶出量:鉛≤0.5mg/L,鎘≤0.05mg/L。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附件4:
(一)品種。
文旦柚類地方品種。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范圍內海拔≤450m,土壤類型為紫色土,質地沙壤土至壤土,土壤pH值5.5至7.0,有機質含量≥1.5%,土層厚度≥40cm。
(三)栽培管理。
1. 苗木培育:以酸柚為砧木,從品種純正、無檢疫性病蟲害的健壯母株上采集接穗進行嫁接繁殖。
2. 栽培技術:
(1)定植:9月至10月秋梢老熟后或2月至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容器苗或帶土移栽苗不受季節限制。平地栽植密度≤495株/公頃,山坡地≤630株/公頃。
(2)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合理施用無機肥。成年樹每公頃年施腐熟有機肥≥8萬kg,無機肥施用量每公頃≤300kg純氮。
(3)整形修剪:樹形為自然圓頭形。修剪時以通風透光,合理負載,保持樹勢為原則。
(4)花果管理:采取疏花疏果措施調控產量,葉果比值≥200。
3.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
11月中、下旬果皮80%變為橙黃色時方可采收。貯藏果提前7天至10天采收。要求一果兩剪。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形圓錐形或倒卵形,果頂凹陷、暈環較明顯,果皮黃色或橙黃色。果肉脆嫩化渣多汁、色澤粉紅,口感酸甜適度,微有苦、麻味,無核或少核。
2. 理化指標:
項目 | 指標 |
單果重kg | ≥1.0 |
可溶性固形物% | ≥11.0 |
固酸比 | ≥11.5≥11.5≥11.5 |
可食率% | ≥50≥50≥50 |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附件5:
(一)種名。
1. 厚樸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2. 凹葉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 Rehd. et Wils. Cheng et Law],該種為厚樸的變種,葉先端向內凹陷。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范圍內海拔800m至1800m,紫色、棕黃色砂壤土,微酸性,土壤pH值5.5至6.8,土壤有機質含量≥1%。
(三)栽培技術。
1. 種子采集與貯藏:每年9至10月,在保護區范圍內采集15年以上的厚樸樹的成熟種子,進行處理貯存。
2. 選種:在播種前,選種子圓潤飽滿,千粒重不低于150g。
3. 播種、育苗:每公傾播種不少于375Kg;苗木高不低于40cm,地徑≥0.8cm。
4. 栽培:每公傾栽種≤2500株。
5.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與加工。
1. 采收:夏至前后,選樹齡10年以上的成樹采收。采收方法:從樹生長的地表每間隔40cm橫切一圈,再縱切,用刀剝下樹皮,較細小的分枝和樹根,用小木槌捶打,使皮木分離,然后剝取樹皮。
2. 加工工藝:
(1)工藝流程:分級→微煮→發汗→蒸軟→卷筒→扎線→切齊→干燥→包裝→入庫。
(2)工藝要求:將樹干皮置于沸水中煮5至8分鐘,取出堆置陰濕潔凈處,覆蓋稻草“發汗”,使之內表面變紫褐色或棕褐色時蒸軟,卷成筒狀,用井字堆碼法,自然晾干。根皮和枝皮自然晾干。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氣味:氣香、味辛辣、微苦。
(1)筒樸:為主干的干皮,呈單卷筒狀或雙卷筒狀。外表面淡棕色至深棕色,有細密的縱紋。內表面紫棕色,平滑,劃之顯油痕。質硬,不易折斷,斷面顯顆粒性,有油性。咀嚼之少殘渣。
(2)靴角樸: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開如喇叭口狀。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內表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較平滑,劃之顯油痕。質硬,不易折斷,斷面顯顆粒性,有油性。咀嚼之有較多殘。
(3)根樸:呈單筒狀或不規則塊片。外表面灰棕色,粗糙。內表深紫棕色。質脆,較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咀嚼之有較多殘渣。
2. 理化指標:水分≤13.0%,厚樸酚、和厚樸酚含量(C18H18O2)靴角樸、根樸≥5%,筒樸≥3.8%。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調整完善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和實施要求的公告(2019-10-18)
- 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人選名單公示公告(2019-08-0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食品中匹可硫酸鈉的測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9-07-08)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電子營業執照亮照系統上線運行的公告(2019-07-08)
- 2019年第7號國家標準公告(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