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總局公告

國家質檢總局2008年第140號公告

2008年12月24日 00:00????信息來源:國家質檢總局

關于批準對長興吊瓜籽、浦城薏米、西峽香菇、兩當狼牙蜜、哈密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長興吊瓜籽、浦城薏米、西峽香菇、兩當狼牙蜜、哈密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長興吊瓜籽、浦城薏米、西峽香菇、兩當狼牙蜜、哈密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長興吊瓜籽

(一)保護范圍。

長興吊瓜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浙江省長興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長興吊瓜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浙江省長興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1)。

二、浦城薏米

(一)保護范圍。

浦城薏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福建省浦城縣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浦城薏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福建省浦城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2)。

三、西峽香菇

(一)保護范圍。

西峽香菇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河南省西峽縣丹水鎮、田關鄉、陽城鄉、回車鎮、五里橋鎮、丁河鎮、重陽鄉、西坪鎮、寨根鄉、桑坪鎮、石界河鄉、米坪鎮、軍馬河鄉、雙龍鎮、二狼坪鄉等15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西峽香菇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南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3)。

四、兩當狼牙蜜

(一)保護范圍。

兩當狼牙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甘肅省兩當縣城關鎮、金洞鄉、魚池鄉、顯龍鄉、楊店鄉、左家鄉、西坡鎮、興化鄉、站兒巷鎮、泰山鄉、云屏鄉、張家鄉等12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兩當狼牙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甘肅省兩當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4)。

五、哈密瓜

(一)保護范圍。

哈密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所轄行政區域,具體為東起駱駝圈子,西至柳樹泉農場;北起水管處園藝場,南至南湖鄉,位于哈密盆地中部,地理坐標為東經90°08′至96°23′,北緯40°43′至43°43′,東西長150公里,南北寬35公里的狹長地帶;伊吾縣所轄行政區域,具體為伊吾河下游淖毛湖區域(含下馬崖、葦子峽),東起下馬崖阿熱買力村,西至淖毛湖開發區,北起長城公司,南至葦子峽喬爾喬村,地理坐標為東經94°32′至95°00′,北緯43°00′至43°50′;巴里坤縣所轄行政區域,具體為三塘湖鄉區域,東起岔哈泉村,西至下湖村,北起下湖村,南至上湖村,位于城東北74公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93°09′至94°49′,北緯43°50′至45°43′;吐魯番市所轄行政區域,具體為東起二堡鄉的火焰山村,西至艾丁湖鄉的也木西村、大莊子村、西然木村、亞爾鄉的西溝村、交河古城以東,北起勝金鄉幸福村、紅星村、紅柳河園藝場的一碗泉以南,南至恰特卡勒鄉的曙光村,艾丁湖鄉的紅星渠以北;兵團農十三師221團東起交河古城,西至大旱溝,北起312國道,南至艾丁湖,地理坐標為東經87°65′至90°10′,北緯42°30′至43°13′;鄯善縣所轄行政區域,具體為東起七克臺鎮的亞坎村,西至312國道和吐峪溝鄉與二堡鄉的交界處,北起天山腳下的柯柯亞村,南至迪坎鄉的迪坎村,地理坐標為東經89°29′至89°54′,北緯42°31′ 至42°47′;托克遜縣所轄行政區域,具體為東起郭勒布依鄉紅山村,西至阿拉溝,北起312國道,南至覺羅塔克山以北,地理坐標為東經87°14′ 至89°14′,北緯41°21′ 至43°18′。

(二)專用標志使用。

哈密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三)質量技術要求(見附件5)。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長興吊瓜籽、浦城薏米、西峽香菇、兩當狼牙蜜、哈密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附件:

1. 長興吊瓜籽質量技術要求

2. 浦城薏米質量技術要求

3. 西峽香菇質量技術要求

4. 兩當狼牙蜜質量技術要求

5. 哈密瓜質量技術要求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附件1:

長興吊瓜籽質量技術要求

(一)立地條件。

選擇生態條件良好、無污染源的農業生產區域,土壤類型為紅黃壤或山沖砂質壤土,有機質含量≥2.2%,土壤pH值5.5至6.5。

(二)苗木繁育。

選用座果早、結果率高、果大、籽多、粒重、品質好、抗病蟲的品系。選取充分成熟、無病蟲的種子作繁殖用種,繁育大田種植的種根。

(三)栽培管理。

1. 大田種植技術:土壤解凍至種根萌芽前進行種植,選定無病蟲危害的種根,種前消毒殺菌。種植密度:大田生產為每666.7m2(畝)種植50至60株,一般三年后,實行棚內輪作,將種根挖出,重新種植一次。

2. 引蔓與整枝:出苗后,每株留1枝至2枝健壯芽作主莖,除去多余的芽及主莖基部的側芽。主莖長至1.5m時及時摘芯,留3枝至4枝側枝。現蕾期摘芯以促進花蕾發育,提高座果率;果實膨大期剪去座果節位的側枝和未座果的徒長枝。

3. 雄株與授粉:雄株栽種在定植輪的側面,采用多蔓整枝不施肥的辦法控制生長,生長高度控制在2m以內。一般是自然授粉,也可在清晨6時至7時采用噴花粉霧的方法進行人工授粉。

4. 肥料使用:

(1)基肥:定期前半個月在開好的定植穴中施入基肥。每666.7m2施腐熟畜肥不少于1000kg、腐熟餅肥不少于30kg、磷肥不少于50kg、復合肥5kg至8kg、硼肥不少于0.5kg。施后用土將肥料與種根隔開。

(2)追肥使用:現蕾期巧施促花肥,一般在5月底,可每666.7m2施復合肥4kg至5kg;開花座果15天時,結合整枝施膨瓜肥,掛一期果,施一次肥,一般全年需3次。每666.7m2施復合肥5kg至10kg加尿素5kg至10kg。

5. 采摘與清洗:果實表面轉成橙黃色時即可分批采摘。摘后扒開瓜皮,挖出瓜瓤和種子用清水漂洗,洗出種子,曬干。

6.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加工。

1. 工藝流程:吊瓜籽→篩選→分級→初烘→炒制→冷卻→包裝→檢驗→入庫。

2. 工藝要求:

(1)清理與分級:吊瓜采摘后及時仔細清洗,洗凈吊瓜籽外的瓤和種子包膜,然后對洗凈的瓜子進行清理,清理工作主要分三步,一是用清水將白子、空殼飄浮干凈。二是曬干后,過風車,除去灰分和較輕雜質。三是對吊瓜籽進行清理篩選,重點清除外來雜質及非完整籽,達到吊瓜籽分級的質量要求。

(2)初烘與炒制:先將炒制鍋預熱,鍋內溫度控持在60℃,將瓜子倒入鍋中進行初烘,要求不斷翻動,受熱均勻,直到有香味為止。初烘后,將炒制鍋加熱,鍋內溫度控制150℃,對吊瓜籽進行炒制加工,加工時根據配方要求加入不同的調味品,調味品也可配成水汁,待調味品被吸收后,皮色轉成棕黃色時起鍋。

(3)冷卻與包裝:吊瓜籽炒好后,薄攤在竹匾內,攤籽厚度不超過1cm,攤涼時要不斷翻動,使瓜子內的熱量盡快散去,讓瓜子在20分鐘內回到常溫。攤涼后,將炒制后的瓜子按不同規格進行包裝。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呈扁平卵狀橢圓形,長12mm至18mm,寬6mm至10mm,厚約4mm至6mm,外殼淺棕色及棕褐色,殼薄而堅硬光滑,近邊緣處有一圈棱線,籽仁呈黃白色,富油性,籽粒大小均勻、顆粒飽滿,千粒重在200g至260g之間。具有固有的香味、滋味,具備殼薄、仁肥、質脆、香濃、味甘、口感好的特色。

2. 理化指標:純仁率55%以上,水分含量6%以下,脂肪酸總量58%以上,其中不飽和脂肪酸48%以上、飽和脂肪酸含量10%以下,氨基酸總含量29%以上。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附件2:

浦城薏米質量技術要求

(一) 品種。

白殼種。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范圍內海拔300m至800m,土壤為紅壤、暗紅壤、黃紅壤的丘陵地和山地,土壤有機質含量≥2.0%,土壤pH值5.0至6.8。

(三)栽培技術。

1. 整地:冬前每公頃施足20000kg至30000kg有機基肥,深耕20cm至30cm。

2. 種植方式:

(1)播種期:5月中上旬。

(2)種子消毒:播種前種子消毒。

(3)播種:挖穴點播,穴深5cm至7cm,每穴3至4粒,每公頃植株≤50000株,用拌有人畜尿、鈣鎂磷的火灰土覆蓋與地平。

3. 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幼苗2片至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補苗,每穴留苗2株至3株。

(2)中耕:植株未封行時,適時中耕2次至3次。

(3)施肥:視苗情追施有機肥為主,限量施用化肥。

4. 人工輔助授粉:于盛花期的上午10時至12時,實行人工輔助授粉。

5.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與加工。

1. 采收:當80%籽粒成熟時,連桿收割、脫粒。曬干至含水量≤14.0%,揚凈包裝貯藏。

2. 加工:加工前,翻曬薏米谷,堆倉自然回潮至含水量12.0%至14.0%。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色白、飽滿、圓潤,腹溝深寬,有一定粉性;煮后糯軟、粘香、細膩、軟滑、氣馨甘爽。呈現浦城薏米特有的“糯、甘、稠”等品質特征。

2. 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水分,    %      ≤ 14.0
不完善粒,%      ≤  4.0
黃粒米,  %      ≤  1.5
蛋白質,  %      ≥ 13.7
脂肪,    %     ≥  5.8
亮氨酸,  g/kg   ≥ 19.0
苯丙氨酸,g/kg   ≥  6.9
蘇氨酸,  g/kg   ≥  3.0
精氨酸,  g/kg   ≥  5.0
絲氨酸,  g/kg   ≥  6.0
鈣,    mg/kg   ≥ 85.0
鋅,    mg/kg   ≥ 18.0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附件3:

西峽香菇質量技術要求 

(一)菌種。

9608等優質香菇菌種的1、2、3級菌種。

(二)立體條件。

保護區范圍內海拔200m至800m。

(三)原料要求。

1. 主料:為殼斗科的麻櫟屬、青岡屬和樺科的樺木屬的木屑。木屑直徑3mm至8mm,鮮木屑含水量40%以下、干木屑含水量13%以下,無霉爛、腐朽、污染。

2. 輔料:

(1)麥麩:無霉變、結塊、污染,含水量13%以下。

(2)白砂糖:食用菌糖。

(3)石膏:生、熟均可,色白,無雜質。

(四)栽培管理。

1. 拌料、裝袋:

(1)栽培期:2至4月生產栽培。

(2)配方:木屑78%至80%、麥麩18%至20%、糖0.8%至1%、石膏1%的比例,把料拌勻,兌水至含水量58%至60%。pH值5至7。

(3)裝袋:松緊適中、每袋干料1.3kg至1.5kg,栽培袋濕重3至3.3kg。

2. 常壓滅菌:料溫整體達到100℃后,保持18個小時以上。

3. 接種:料溫下降到28℃以下時,在無菌條件下接種。

4. 發菌:發菌需45d至50d,保持發菌室干凈、干燥、暗光、通風,溫度維持在20℃至25℃,適當刺孔增氧,注意散堆降溫。

5. 越夏管理:越夏場地通風向陽、地勢高燥、水源潔凈、周邊環境干凈、整潔、無污染。

6. 棚架環境要求及進棚管理:外棚四周要比內架寬出2米,遮陰網不少于二層,層間有35cm至40cm間距。遮陰度60%至70%,溫度在28℃以下,濕度75%至80%,通風良好。自然轉色,自然養菌,不隨意翻動。150天至180天。

7. 出菇管理:氣溫穩定在20℃以下,10月中下旬以后催菇。菌袋含水量在原袋重的80%至85%,濕度60%至85%,溫度8℃至18℃,溫差8℃至10℃。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初冬出菇,保持半陰半陽;冬季出菇,全光照。

(五)采收與加工。

1. 采收:10月中旬至翌年4月采收,采收標準為子實體7至8成熟。

2. 加工:烘干脫水加工,含水量≤13%。

(六)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級別 直徑㎝ 厚度㎝ 要求
特級 4—6 ≥3 剪柄,菌蓋圓整,大卷邊,白色,裂紋深,花紋自然,菌褶整齊,米黃色
一級 4—6 ≥2 剪柄,菇形圓整,大卷邊,花紋自然,白色,菌褶整齊,呈米黃色
二級 3—7 ≥2 剪柄,卷邊,菇形圓,裂紋淺,茶褐色,菌褶整齊、不倒伏,米黃色

2. 理化指標:水分≤13.0%,糖分≥40.0%,粗蛋白≥15.0%,粗纖維≤6.0%,灰分≤7.0%。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附件4:

兩當狼牙蜜質量技術要求

(一)蜜源植物。

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Hance ),又名狼牙刺。

(二)蜜源植物分布條件。

保護區范圍內海拔800m至1600m之間,與狼牙刺同花期的其它蜜源植物不超過15%。

(三)蜜蜂品種。

蜂種為意大利蜜蜂。

(四)原蜜生產。

1. 生產時間: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

2. 生產要求:狼牙剌進入盛花期前,先取出蜂群內其它花種蜜,使蜂群內無其它蜜的殘留。原蜜為蜜蜂盛花期生產的蜂蜜。

3. 原料蜜要求:原料蜜呈琥珀色、有狼牙刺花的特有香氣,口感甜潤,水分含量≤22%、蜜種、淀粉酶值、農藥殘留等指標符合國標要求。

(五)加工。

原蜜經過預熱、粗濾、細濾、精濾后,用巴氏滅菌,低溫真空濃縮,檢驗包裝,成品入庫。

(六)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色澤呈淺琥珀色,迎光觀看稍帶綠色,有狼牙刺花特有的香氣,口感甜潤,在常態下呈透明、半透明的粘稠液體,自然條件下當地11月或14℃以下開始結晶,結晶粒十分細膩,懸雪白色,狀態滑如脂膏。

2. 理化指標: 酸度(1mol/L氫氧化鈉)∕(ml/kg)≤20;羥甲基糠醛∕(mg/kg)≤15;淀粉酶活性(1%淀粉溶液)∕[ml/(g.h)]≥11;純度〔狼牙刺(白刺花)的單花種蜂蜜〕≥85%。含水量≤18%。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附件5:

哈密瓜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皇后類、金風凰類、紅心脆類。

(二)立地條件。

選擇遠離蔬菜集中產區,無污染、水源充足的區域,土壤pH值7.5至8.5,土壤有機質含量1%以上。

(三)栽培管理。

1. 種子處理:選用物理或化學藥劑進行種子處理,殺滅種子表面附著的病原菌,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2. 耕作制度:合理倒茬,輪作三年以上,切忌連作。

3. 播種密度:每公頃10005株至12510株。

4. 苗期管理:苗期蹲苗25天以上,促進根系健壯發育。

5. 施肥:基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每公頃施≥22500千克有機肥,輔以≥1500千克/公頃油渣,合理搭配少量的氮磷鉀復合化學肥料,禁止使用純氮素化學肥料。

6. 控水:苗期控水,一般不澆水。果實成熟期堅持少灌勤灌的原則,適當控水。采摘前3至5天停水。

7. 整枝:采用單蔓整枝或雙蔓整枝的方法,促進坐果。幼果長至雞蛋大小時蔬果,一株留一果。

8. 坐果后的管理:果實發育至上網紋階段,開始墊瓜、翻瓜,促進果實網紋細密、均勻。若果實暴露在陽光下,要蓋瓜,避免日灼。

9.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

當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4%,可以采收。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指標項目 特等品(精品) 一等品
感官指標 基本要求 具有本品種固有外觀特征,果肉細,風味濃郁,新鮮潔凈。 具有本品種固有外觀特征,風味純正、新鮮潔凈,發育正常,具有符合市場要求的成熟度。
瓜形 具有本品種固有瓜型,均勻,瓜形誤差<5% 具有本品種固有瓜型,瓜形基本均勻,瓜形誤差<8%
色澤、條帶、網紋具 有本品種固有的色澤,條帶與網紋,整齊一致,網紋品種的網紋率95%以上。 具有本品種固有的色澤,條帶與網紋,基本整齊,明顯、清晰,網紋品種的網紋率≥90%
碰壓傷 不允許 不允許
裂紋 不允許 無明顯裂紋
刺、劃磨傷 不允許 不允許
病蟲斑 不允許 不允許

2. 理化指標:

指標項目 特等品(精品) 一等品
理化指標 果重 大小一致,果重誤差率<5% 大小基本一致,果重誤差率≤8%
中心糖(%) ≥15 ≥14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久久精品女人热,久久最新金品视频免费播放,欧美国产主播在线,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 | 五月丁香久久伊人 |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电影99 | 欧美、日本v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啪 一区二图三区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