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2007年第133號公告
關于批準對襄陽大頭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襄陽大頭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襄陽大頭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保護范圍
襄陽大頭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湖北省襄樊市人民政府《關于“襄陽大頭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函》(襄樊政函〔2006〕74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東津鎮、雙溝鎮、張集鎮、峪山鎮、黃龍鎮、程河鎮、朱集鎮,襄城區歐廟鎮、龐公鄉及棗陽市琚灣鎮等10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種植。
1. 品種:本地的獅子頭芥菜。
2. 立地條件:土壤為沙壤土或中壤土。土壤pH值6.5至7.5,有機質含量大于2%,堿解氮含量70至100ppm,速效磷含量30至50ppm,速效鉀100至150ppm。
3. 栽培管理:
(1)育苗播種:播種期在農歷6月20日至30日。育苗地要求土碎畦平,播種量為每66.7㎡育苗床播39g至41g種子, 供667㎡(畝)大田栽植之用。
(2) 移栽:移栽時要選擇通風向陽,南北向,易排易灌,通氣性好的土地。需帶土、帶肥、帶藥,去須留根進行移栽。移栽時間為農歷7月20日至8月10日。
(3)定植密度:每公頃栽52500至75000株。
(4)肥水管理:以有機肥為主配合使用無機肥,每公頃年使用有機肥不少于37500kg。
4. 采收:采收期為在農歷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基部的葉已枯黃,葉腋間發生側芽20厘米長且葉卷縮、葉色變黃時及時采收。
(二)腌制。
1. 原料處理:采收后,削去須根、尾根和基葉部。要求做到表面光滑、無空心,單個重量不小于150克。
2. 工藝流程:鮮菜→整理清洗→下缸→一次轉缸→二次轉缸→三次轉缸→一次晾曬(鹽水\醬色鹵制) →二次晾曬(鹽水\醬色鹵制) →三次腌曬(鹽水\醬色鹵制)→四次腌曬(鹽水\醬色鹵制)→五次腌曬(鹽水\醬色鹵制)→下缸加香料→成品
3. 工藝要點:
原菜不削皮。下缸后的三次轉缸每次間隔一天。工藝過程三腌五鹵五曬,使鹵水浸透菜心,要反復使用老鹵。五鹵時嚴格按比例加鹽水和醬色。第一道鹽水20°Bé,第二道鹽水21.5°Bé,第三道鹽水23°Bé,第四道鹽水25°Bé,第五道鹽水27°Bé。第一、二、三道鹵水各加醬色500g,第四道加醬色750g,第五道加醬色250g。
(三)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項 目
要 求
色澤
表面深褐色、色澤過心、干后有一層白色食鹽結晶。切面呈均勻褐紅色
體態
無須無根、表皮有鹽霜,無空洞、無皺縮
滋味
質地脆嫩、咸鮮味厚、無酸味、苦味等異味
氣味
有大頭菜特有的香氣和濃郁的醬香氣、無異味 。
2. 理化指標:
項 目
指 標
水分,% ≤
65
食鹽(以NaCl計), %
20~28
總酸,% ≤
0.9
氨基酸態氮(以N計),% ≥
0.20
三、專用標志使用
襄陽大頭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襄樊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襄陽大頭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二〇〇七年九月六日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襄陽大頭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襄陽大頭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保護范圍
襄陽大頭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湖北省襄樊市人民政府《關于“襄陽大頭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函》(襄樊政函〔2006〕74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東津鎮、雙溝鎮、張集鎮、峪山鎮、黃龍鎮、程河鎮、朱集鎮,襄城區歐廟鎮、龐公鄉及棗陽市琚灣鎮等10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種植。
1. 品種:本地的獅子頭芥菜。
2. 立地條件:土壤為沙壤土或中壤土。土壤pH值6.5至7.5,有機質含量大于2%,堿解氮含量70至100ppm,速效磷含量30至50ppm,速效鉀100至150ppm。
3. 栽培管理:
(1)育苗播種:播種期在農歷6月20日至30日。育苗地要求土碎畦平,播種量為每66.7㎡育苗床播39g至41g種子, 供667㎡(畝)大田栽植之用。
(2) 移栽:移栽時要選擇通風向陽,南北向,易排易灌,通氣性好的土地。需帶土、帶肥、帶藥,去須留根進行移栽。移栽時間為農歷7月20日至8月10日。
(3)定植密度:每公頃栽52500至75000株。
(4)肥水管理:以有機肥為主配合使用無機肥,每公頃年使用有機肥不少于37500kg。
4. 采收:采收期為在農歷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基部的葉已枯黃,葉腋間發生側芽20厘米長且葉卷縮、葉色變黃時及時采收。
(二)腌制。
1. 原料處理:采收后,削去須根、尾根和基葉部。要求做到表面光滑、無空心,單個重量不小于150克。
2. 工藝流程:鮮菜→整理清洗→下缸→一次轉缸→二次轉缸→三次轉缸→一次晾曬(鹽水\醬色鹵制) →二次晾曬(鹽水\醬色鹵制) →三次腌曬(鹽水\醬色鹵制)→四次腌曬(鹽水\醬色鹵制)→五次腌曬(鹽水\醬色鹵制)→下缸加香料→成品
3. 工藝要點:
原菜不削皮。下缸后的三次轉缸每次間隔一天。工藝過程三腌五鹵五曬,使鹵水浸透菜心,要反復使用老鹵。五鹵時嚴格按比例加鹽水和醬色。第一道鹽水20°Bé,第二道鹽水21.5°Bé,第三道鹽水23°Bé,第四道鹽水25°Bé,第五道鹽水27°Bé。第一、二、三道鹵水各加醬色500g,第四道加醬色750g,第五道加醬色250g。
(三)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項 目 |
要 求 |
色澤 |
表面深褐色、色澤過心、干后有一層白色食鹽結晶。切面呈均勻褐紅色 |
體態 |
無須無根、表皮有鹽霜,無空洞、無皺縮 |
滋味 |
質地脆嫩、咸鮮味厚、無酸味、苦味等異味 |
氣味 |
有大頭菜特有的香氣和濃郁的醬香氣、無異味 。 |
2. 理化指標:
項 目 |
指 標 |
水分,% ≤ |
65 |
食鹽(以NaCl計), % |
20~28 |
總酸,% ≤ |
0.9 |
氨基酸態氮(以N計),% ≥ |
0.20 |
三、專用標志使用
襄陽大頭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北省襄樊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襄陽大頭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二〇〇七年九月六日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調整完善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和實施要求的公告(2019-10-18)
- 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人選名單公示公告(2019-08-0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食品中匹可硫酸鈉的測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9-07-08)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電子營業執照亮照系統上線運行的公告(2019-07-08)
- 2019年第7號國家標準公告(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