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2006年第83號公告
關于批準對澄邁苦丁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我局組織了對澄邁苦丁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澄邁苦丁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保護范圍
澄邁苦丁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海南省澄邁縣人民政府《關于界定澄邁苦丁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地域范圍的函》(澄府函[2004]180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東經109°45´--110°15´,北緯19°23´--20°01´的火山巖地區。
二、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 C.J.Tseng)。
(二)立地條件。
保護范圍內的火山巖沙質土壤,pH值4.6至4.9之間,有機質含量≥1.2%。
(三)栽培管理。
1.種苗繁育方法:從優良野生母樹上選取枝條,經扦插繁殖培育優質種苗。
2.苗木定植:每年1至3月或8至9月份定植;種植密度每公頃不大于3330株。
3.肥水管理:允許施用羊糞、牛糞、豆餅、水肥、微生物肥、飛機草、稻草等無污染有機肥,禁止使用化肥;灌溉用水為火山巖地下水。
4.鮮葉采摘:每年農歷一月至十月,上午露水干后摘茶,雨天不采摘,嫩度要求在一芽5葉以內,初展,葉片完整,無異物、異味。
(四)加工工藝流程。
苦丁茶葉鮮葉→分選→攤晾→殺青→揉捻→手工條索狀做形或機器自然條形狀做形→干燥(水份含量≤7%)→成品分選→質檢→包裝→入庫。
(五)質量特色。
1.感觀特色:條形緊結或自然條狀,香氣清醇持久,湯色綠中透黃,味道先苦后甘,耐沖泡。
2理化指標:苦丁茶總皂甙含量≥18%,總黃酮含量≥13.1%,茶多酚含量≥16%,水浸出物≥45%,水不溶性灰分≤1.7%。
三、專用標志使用
澄邁苦丁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海南省澄邁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澄邁苦丁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二〇〇六年六月二十日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我局組織了對澄邁苦丁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澄邁苦丁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保護范圍
澄邁苦丁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海南省澄邁縣人民政府《關于界定澄邁苦丁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地域范圍的函》(澄府函[2004]180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東經109°45´--110°15´,北緯19°23´--20°01´的火山巖地區。
二、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 C.J.Tseng)。
(二)立地條件。
保護范圍內的火山巖沙質土壤,pH值4.6至4.9之間,有機質含量≥1.2%。
(三)栽培管理。
1.種苗繁育方法:從優良野生母樹上選取枝條,經扦插繁殖培育優質種苗。
2.苗木定植:每年1至3月或8至9月份定植;種植密度每公頃不大于3330株。
3.肥水管理:允許施用羊糞、牛糞、豆餅、水肥、微生物肥、飛機草、稻草等無污染有機肥,禁止使用化肥;灌溉用水為火山巖地下水。
4.鮮葉采摘:每年農歷一月至十月,上午露水干后摘茶,雨天不采摘,嫩度要求在一芽5葉以內,初展,葉片完整,無異物、異味。
(四)加工工藝流程。
苦丁茶葉鮮葉→分選→攤晾→殺青→揉捻→手工條索狀做形或機器自然條形狀做形→干燥(水份含量≤7%)→成品分選→質檢→包裝→入庫。
(五)質量特色。
1.感觀特色:條形緊結或自然條狀,香氣清醇持久,湯色綠中透黃,味道先苦后甘,耐沖泡。
2理化指標:苦丁茶總皂甙含量≥18%,總黃酮含量≥13.1%,茶多酚含量≥16%,水浸出物≥45%,水不溶性灰分≤1.7%。
三、專用標志使用
澄邁苦丁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海南省澄邁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澄邁苦丁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二〇〇六年六月二十日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調整完善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和實施要求的公告(2019-10-18)
- 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人選名單公示公告(2019-08-0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食品中匹可硫酸鈉的測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9-07-08)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電子營業執照亮照系統上線運行的公告(2019-07-08)
- 2019年第7號國家標準公告(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