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2005年第189號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我局組織了對邵東黃花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邵東黃花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保護范圍
邵東黃花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湖南省邵東縣人民政府《關于界定邵東黃花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通知》(邵政函[2005]72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湖南省邵東縣黑田鋪鄉、簡家隴鄉、流光嶺鎮、黃陂橋鄉、廉橋鎮、佘田橋鎮、火廠坪鎮、水東江鎮、楊橋鎮、周官橋鄉、仙槎橋鎮、團山鎮、魏家橋鎮13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選用四月花、荊州花、茄子花、白花、長嘴子花、細葉子花優良品種。做到早、中、晚熟配套。
(二)栽培管理。
1. 立地條件: 在海拔150m至600m之間向陽地栽種。土壤為石灰巖、板頁巖發育的黃壤,有機質含量≥1.0%,PH值6.5至7.5。
2. 種苗繁育:
分蔸繁殖:結合更新復壯,在每叢植株的一側連根挖出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老蔸,選出健壯無病蟲的種苗集中良繁。
切片繁殖:將種植3年以上的植株整株挖出,割去葉片,將短縮莖縱切2至4片集中良繁。
花苔腋芽繁殖:利用花苔分枝節上苞片中的腋芽進行繁殖。
組織培養:用葉片、花絲和花苔等外植體,通過組織培養獲得最大植株。
種苗標準:大田栽植的黃花菜種苗要粗壯,細根5條以上,有芽、無病株,無紡綞根,無海底。
3. 栽植:
栽植時間:早秋時期和冬季休眠時期兩個時期最適宜。
施足底肥:栽前開深30cm以上的定植溝,每畝施豬、牛糞草,土雜肥,鈣鎂磷肥,施入定植溝,表面蓋土,
適當深植:根據土壤確定栽植深度,一般種苗短縮莖頂部栽入土中2至3cm,土表露苗4至5cm高為宜。砂土適當深植,粘土適當淺植。
分別栽植:按品種、種苗大小分別栽植,一個品種栽植一區,按品種特性、種苗大小確定密度、施肥水平。
4. 施肥、管理原則:
無機肥和有機肥相結合為主體,控氮增磷、鉀,“前輕、中重、后補”的施肥方法。
5. 耕作管理:
中耕。黃花菜營養生長期,搶天氣不定期松土、除草。
翻土。在黃花菜采摘結束后,及時割去苔、葉,對病區或酸性重的土壤667m2施50至75Kg生石灰,然后挖土。
客土培蔸。秋苗凋萎后至小寒進行,用肥沃的塘泥、河泥、田泥、菜園土、陳土磚、山灰等堆培于株叢上面。
施冬肥。在黃花菜地上部停止生長后,結合培蔸進行。冬肥應以有機肥為主。
(二)采收及加工。
1. 采摘時間:四月花6月上旬至7月上旬每天10時至13時采收;茄子花6月下旬至8月下旬每天9時開始采收;長嘴子花6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天早上7時開始采收;荊州花6月下旬至8月下旬每天14時至18時采收;白花6月中旬至10月中旬每天10時開始采收;細葉子花7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天14時至18時采收。采摘后鮮制或干制。
2. 采摘標準:黃花菜花蕾長到充分長度,花蕾飽滿,顏色黃綠,花苞上縱溝明顯,蜜汁顯著減少,為成熟花蕾,即可及時采收。采摘時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花蕾的花梗基部,輕輕往下掰摘。
3. 黃花菜加工過程中禁止使用硫磺薰蒸或焦亞硫酸鈉。
(三)質量特色。
1. 外觀:干蕾條色澤金黃或棕黃,條色整齊均勻,有光澤,肉質肥厚,無異味。
2. 理化指標:干黃花菜水分≤15.0%,總糖≥37.5%,蛋白質≥11.0%,總酸(以檸檬酸計)≤3.0%。鮮黃花菜水分≤85%,總糖≥34.0%,蛋白質≥2.25%,粗纖維≤1.9%,秋火仙堿≤1.9mg/100g。
三、專用標志使用
邵東黃花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邵東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邵東黃花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我局組織了對邵東黃花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邵東黃花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保護范圍
邵東黃花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湖南省邵東縣人民政府《關于界定邵東黃花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通知》(邵政函[2005]72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湖南省邵東縣黑田鋪鄉、簡家隴鄉、流光嶺鎮、黃陂橋鄉、廉橋鎮、佘田橋鎮、火廠坪鎮、水東江鎮、楊橋鎮、周官橋鄉、仙槎橋鎮、團山鎮、魏家橋鎮13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選用四月花、荊州花、茄子花、白花、長嘴子花、細葉子花優良品種。做到早、中、晚熟配套。
(二)栽培管理。
1. 立地條件: 在海拔150m至600m之間向陽地栽種。土壤為石灰巖、板頁巖發育的黃壤,有機質含量≥1.0%,PH值6.5至7.5。
2. 種苗繁育:
分蔸繁殖:結合更新復壯,在每叢植株的一側連根挖出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老蔸,選出健壯無病蟲的種苗集中良繁。
切片繁殖:將種植3年以上的植株整株挖出,割去葉片,將短縮莖縱切2至4片集中良繁。
花苔腋芽繁殖:利用花苔分枝節上苞片中的腋芽進行繁殖。
組織培養:用葉片、花絲和花苔等外植體,通過組織培養獲得最大植株。
種苗標準:大田栽植的黃花菜種苗要粗壯,細根5條以上,有芽、無病株,無紡綞根,無海底。
3. 栽植:
栽植時間:早秋時期和冬季休眠時期兩個時期最適宜。
施足底肥:栽前開深30cm以上的定植溝,每畝施豬、牛糞草,土雜肥,鈣鎂磷肥,施入定植溝,表面蓋土,
適當深植:根據土壤確定栽植深度,一般種苗短縮莖頂部栽入土中2至3cm,土表露苗4至5cm高為宜。砂土適當深植,粘土適當淺植。
分別栽植:按品種、種苗大小分別栽植,一個品種栽植一區,按品種特性、種苗大小確定密度、施肥水平。
4. 施肥、管理原則:
無機肥和有機肥相結合為主體,控氮增磷、鉀,“前輕、中重、后補”的施肥方法。
5. 耕作管理:
中耕。黃花菜營養生長期,搶天氣不定期松土、除草。
翻土。在黃花菜采摘結束后,及時割去苔、葉,對病區或酸性重的土壤667m2施50至75Kg生石灰,然后挖土。
客土培蔸。秋苗凋萎后至小寒進行,用肥沃的塘泥、河泥、田泥、菜園土、陳土磚、山灰等堆培于株叢上面。
施冬肥。在黃花菜地上部停止生長后,結合培蔸進行。冬肥應以有機肥為主。
(二)采收及加工。
1. 采摘時間:四月花6月上旬至7月上旬每天10時至13時采收;茄子花6月下旬至8月下旬每天9時開始采收;長嘴子花6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天早上7時開始采收;荊州花6月下旬至8月下旬每天14時至18時采收;白花6月中旬至10月中旬每天10時開始采收;細葉子花7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天14時至18時采收。采摘后鮮制或干制。
2. 采摘標準:黃花菜花蕾長到充分長度,花蕾飽滿,顏色黃綠,花苞上縱溝明顯,蜜汁顯著減少,為成熟花蕾,即可及時采收。采摘時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花蕾的花梗基部,輕輕往下掰摘。
3. 黃花菜加工過程中禁止使用硫磺薰蒸或焦亞硫酸鈉。
(三)質量特色。
1. 外觀:干蕾條色澤金黃或棕黃,條色整齊均勻,有光澤,肉質肥厚,無異味。
2. 理化指標:干黃花菜水分≤15.0%,總糖≥37.5%,蛋白質≥11.0%,總酸(以檸檬酸計)≤3.0%。鮮黃花菜水分≤85%,總糖≥34.0%,蛋白質≥2.25%,粗纖維≤1.9%,秋火仙堿≤1.9mg/100g。
三、專用標志使用
邵東黃花菜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邵東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邵東黃花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調整完善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和實施要求的公告(2019-10-18)
- 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人選名單公示公告(2019-08-0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食品中匹可硫酸鈉的測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9-07-08)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電子營業執照亮照系統上線運行的公告(2019-07-08)
- 2019年第7號國家標準公告(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