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2005年第188號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我局組織了對春砂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春砂仁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保護范圍
春砂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廣東省陽春市人民政府《關于界定春砂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函》(春府[2005]43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廣東省陽春市現轄行政區域。
二、質量技術要求
(一)立地條件。
選擇海拔500米以下、坡度30度以下的山窩或山坡地,有雜木林作蔭蔽,土壤疏松、肥沃,表土為黑沙壤土,底土為黃泥土。
(二)育苗技術規程。
1. 種子繁殖:
(1)選種。
選擇果粒大,種子成熟飽滿,無病蟲害的果實留作種用,每667平方米(畝)育苗地選用鮮果5至6千克。
(2)播種期。
隨采隨播。最好于當年8月底至9月初播種。
(3)播種方法。
采用點播法,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3至17厘米開溝,溝深1至1.5厘米,株距5至7厘米點播1至2粒種子。播種后撒上細碎火燒土及薄草,待幼苗出土時揭開。每667平方米(畝)播種濕籽0.6至0.8千克(相當于鮮果5至6千克)。
(4)撫育管理。
遮蔭:開始出苗時在蔭棚架上加覆蓋物,蔭蔽度60%至70%。
間苗、勻苗:當苗長出3至5厘米時,間苗、勻苗,株間相隔5至7厘米。
施肥:分別在幼苗長有4至5片和8至10片葉時施肥。
當苗高30厘米以上時即可定植。
2. 分株苗繁殖:
選擇生長健壯、分生能力強、無病蟲害、穗大果多的母株作種。從中挑選株高0.6米、葉5至10片,具1至2條新萌發、帶有鮮紅嫩芽的匍匋莖苗作為繁殖材料。
(三)栽培技術規程。
于春季3至5月,秋季8至10月陰雨天,將種苗的匍匋莖向下或水平放置,使新生匍匋莖頂端露出土面,用松土覆蓋。老根莖覆蓋土6至9厘米,基部壓實,穴面略低于地面。每667平方米(畝)栽種1000至1500株。植后淋水并以落葉覆蓋穴面。
(四)田間管理。
種植1至2年后,蔭蔽度為70%至80%;進入開花結實期,蔭蔽度50%至60%;保水力差或缺水源的地段,蔭蔽度保持70%左右。缺苗時應及時補苗。收果后要進行適當修剪,除割枯、弱、病殘苗外,每平方米生長密度保持40至50株。
人工輔助授粉: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其結實率。
(五)采收與加工。
1. 采收季節:在每年的8月上旬至中旬。
2. 鮮果制成干果方法:有焙干法和曬干法。
(六)質量特色。
1. 外觀性狀:
呈橢圓形或卵圓形,有不明顯的三棱,長1.5至2厘米,直徑1至1.5厘米。表面棕褐色至黑竭色,密生刺狀突起,頂端有花被殘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軟。種子結集成團,具三鈍棱,中有白色隔膜,將種子團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5至26粒。種子為不規則多面體,直徑2-3毫米;表面棕紅色或暗褐色,有細皺紋,外被淡棕色膜質假種皮;質硬,胚乳灰白色。氣芳香而濃烈,味辛涼、微苦。
2. 內在質量
揮發油含量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ⅩD法測定。本品以干燥品計算,春砂仁果實含揮發油含量不得低于3.0%毫升/克。
三、專用標志使用
春砂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陽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春砂仁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我局組織了對春砂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春砂仁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一、保護范圍
春砂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廣東省陽春市人民政府《關于界定春砂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函》(春府[2005]43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廣東省陽春市現轄行政區域。
二、質量技術要求
(一)立地條件。
選擇海拔500米以下、坡度30度以下的山窩或山坡地,有雜木林作蔭蔽,土壤疏松、肥沃,表土為黑沙壤土,底土為黃泥土。
(二)育苗技術規程。
1. 種子繁殖:
(1)選種。
選擇果粒大,種子成熟飽滿,無病蟲害的果實留作種用,每667平方米(畝)育苗地選用鮮果5至6千克。
(2)播種期。
隨采隨播。最好于當年8月底至9月初播種。
(3)播種方法。
采用點播法,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3至17厘米開溝,溝深1至1.5厘米,株距5至7厘米點播1至2粒種子。播種后撒上細碎火燒土及薄草,待幼苗出土時揭開。每667平方米(畝)播種濕籽0.6至0.8千克(相當于鮮果5至6千克)。
(4)撫育管理。
遮蔭:開始出苗時在蔭棚架上加覆蓋物,蔭蔽度60%至70%。
間苗、勻苗:當苗長出3至5厘米時,間苗、勻苗,株間相隔5至7厘米。
施肥:分別在幼苗長有4至5片和8至10片葉時施肥。
當苗高30厘米以上時即可定植。
2. 分株苗繁殖:
選擇生長健壯、分生能力強、無病蟲害、穗大果多的母株作種。從中挑選株高0.6米、葉5至10片,具1至2條新萌發、帶有鮮紅嫩芽的匍匋莖苗作為繁殖材料。
(三)栽培技術規程。
于春季3至5月,秋季8至10月陰雨天,將種苗的匍匋莖向下或水平放置,使新生匍匋莖頂端露出土面,用松土覆蓋。老根莖覆蓋土6至9厘米,基部壓實,穴面略低于地面。每667平方米(畝)栽種1000至1500株。植后淋水并以落葉覆蓋穴面。
(四)田間管理。
種植1至2年后,蔭蔽度為70%至80%;進入開花結實期,蔭蔽度50%至60%;保水力差或缺水源的地段,蔭蔽度保持70%左右。缺苗時應及時補苗。收果后要進行適當修剪,除割枯、弱、病殘苗外,每平方米生長密度保持40至50株。
人工輔助授粉: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其結實率。
(五)采收與加工。
1. 采收季節:在每年的8月上旬至中旬。
2. 鮮果制成干果方法:有焙干法和曬干法。
(六)質量特色。
1. 外觀性狀:
呈橢圓形或卵圓形,有不明顯的三棱,長1.5至2厘米,直徑1至1.5厘米。表面棕褐色至黑竭色,密生刺狀突起,頂端有花被殘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軟。種子結集成團,具三鈍棱,中有白色隔膜,將種子團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5至26粒。種子為不規則多面體,直徑2-3毫米;表面棕紅色或暗褐色,有細皺紋,外被淡棕色膜質假種皮;質硬,胚乳灰白色。氣芳香而濃烈,味辛涼、微苦。
2. 內在質量
揮發油含量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ⅩD法測定。本品以干燥品計算,春砂仁果實含揮發油含量不得低于3.0%毫升/克。
三、專用標志使用
春砂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陽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春砂仁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調整完善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和實施要求的公告(2019-10-18)
- 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人選名單公示公告(2019-08-0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食品中匹可硫酸鈉的測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9-07-08)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電子營業執照亮照系統上線運行的公告(2019-07-08)
- 2019年第7號國家標準公告(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