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2004年第180號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我局通過了對慈溪楊梅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現批準自即日起對慈溪楊梅實施原產地域保護。
一、地域保護范圍
慈溪楊梅原產地域范圍以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政府《關于界定慈溪楊梅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范圍的函》(慈政[2003]43號)提出的地域范圍為準,為浙江省慈溪市現轄行政區域。
二、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荸薺種(包括早薺蜜梅新品種)、早大種。
(二)栽培管理。
1.苗術繁育:以荸薺種本砧為砧木,以優良品種為接穗,嫁接繁育。
2.栽培:栽植密度為40株至60株/667m2(畝),于秋冬季或春季定植,修剪采用自然圓頭形等樹型,冬、春季對樹體進行整形修剪;科學配方施肥。
(三)質量特色。
鮮果特性:荸薺種(包括早薺蜜梅等)果扁球形,最低單果重8.0g,可溶性固形物≥10.5%,總酸≤1.5%;早大種果圓球形,最低單果重9g,可溶性固形物≥9%,總酸≤1.5%。
三、專用標志使用
在慈溪楊梅原產地域范圍內的生產者,如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須向設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慈溪楊梅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報機構提出申請,經初審合格,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后,方可使用慈溪楊梅“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開始對慈溪楊梅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一、地域保護范圍
慈溪楊梅原產地域范圍以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政府《關于界定慈溪楊梅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范圍的函》(慈政[2003]43號)提出的地域范圍為準,為浙江省慈溪市現轄行政區域。
二、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荸薺種(包括早薺蜜梅新品種)、早大種。
(二)栽培管理。
1.苗術繁育:以荸薺種本砧為砧木,以優良品種為接穗,嫁接繁育。
2.栽培:栽植密度為40株至60株/667m2(畝),于秋冬季或春季定植,修剪采用自然圓頭形等樹型,冬、春季對樹體進行整形修剪;科學配方施肥。
(三)質量特色。
鮮果特性:荸薺種(包括早薺蜜梅等)果扁球形,最低單果重8.0g,可溶性固形物≥10.5%,總酸≤1.5%;早大種果圓球形,最低單果重9g,可溶性固形物≥9%,總酸≤1.5%。
三、專用標志使用
在慈溪楊梅原產地域范圍內的生產者,如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須向設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慈溪楊梅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報機構提出申請,經初審合格,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后,方可使用慈溪楊梅“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開始對慈溪楊梅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調整完善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和實施要求的公告(2019-10-18)
- 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人選名單公示公告(2019-08-01)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食品中匹可硫酸鈉的測定》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9-07-08)
-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電子營業執照亮照系統上線運行的公告(2019-07-08)
- 2019年第7號國家標準公告(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