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警方守護“舌尖”安全 一年打掉335個犯罪團伙 10人收購真酒瓶做假酒被刑拘
歲末年初,正值食品購銷旺季,是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多發時段。昨日,湖北省公安廳通報,2021年,湖北公安食藥環犯罪偵查部門共立案偵辦食藥環等領域犯罪案件171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874名,搗毀“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539個,打掉犯罪團伙335個,涉案金額7.7億元。
涉嫌制售假酒案10人被刑事拘留
去年5月,江漢油田公安局根據省公安廳交辦的線索,循線追蹤發現犯罪嫌疑人熊某強在武漢市、江漢油田等地大量收購多個品牌白酒酒瓶,在武漢市東西湖區某物流倉庫清洗處理后銷售給各制酒團伙。該團伙通過物流快遞,從浙江溫州購買假冒品牌白酒包裝,在武漢市黃陂區設立制假窩點,大肆生產假冒品牌假酒,通過物流銷往全國各地,涉案金額特別巨大。
去年12月9日,警方在武漢、孝感、咸寧等地,同時對熊某強等人涉嫌制售假酒犯罪團伙集中收網,現場抓獲涉案人員28名,搗毀灌裝、儲存假酒窩點14處,查扣假冒品牌白酒700余件,制假設備30余套,制假包裝材料25萬余件(套),高濃度散裝酒精5噸,涉案價值500余萬元。熊某強等10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民警介紹,該案是一起以食用酒精灌裝、冒充名酒銷售的特大食品犯罪案,涉案人員多、制假數量大、社會危害深。
制售含興奮劑食品3人被判有期徒刑
去年4月,宜昌市公安局伍家崗分局根據通報線索,破獲陳某寅等人生產銷售含有興奮劑的有毒有害食品案。犯罪團伙制售的含興奮劑有毒有害食品,均通過網絡平臺銷往全國,涉案價值1000余萬元。
該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搗毀生產、倉儲窩點4個,生產線2條,現場查獲作案工具5套,查扣興奮劑原料16公斤、空膠囊10萬余顆、成品片劑5萬余片、膠囊2萬余粒。去年12月20日,宜昌市伍家崗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犯罪嫌疑人陳某寅、羅某榮、陳某佼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五年十個月、五年。
民警介紹,食品安全重于泰山。本案中,警方全環節、全鏈條打擊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抓獲全部犯罪嫌疑人,及時堵住了有毒有害食品流向市場的流通渠道,有效凈化了食品安全環境。
非法走私醫美產品涉案金額過千萬元
2020年8月,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根據行政部門移送的案件線索,查明余某經一韓國籍華裔醫美產品經銷掮客,獲取了走私醫美藥品器械的供貨渠道,通過聯系美容院客戶、同事、同行等獲取客源,然后以加微信、建立銷售群的方式推銷無產品批號的肉毒素、玻尿酸、水光針等美容產品,再通過快遞郵寄銷售給全國各地醫療美容院、私人工作室、二級分銷商和個人。
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人,查獲非法經營的各類藥品及醫療器械共25類4887盒,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
民警介紹,一些新型醫美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均在境外,國內消費者難辨真偽,因此提醒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了解產品真偽識別方法和在國內授權許可等情況,以確保健康安全。
歲末年初,正值食品購銷旺季,是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多發時段。昨日,湖北省公安廳通報,2021年,湖北公安食藥環犯罪偵查部門共立案偵辦食藥環等領域犯罪案件171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874名,搗毀“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539個,打掉犯罪團伙335個,涉案金額7.7億元。
涉嫌制售假酒案10人被刑事拘留
去年5月,江漢油田公安局根據省公安廳交辦的線索,循線追蹤發現犯罪嫌疑人熊某強在武漢市、江漢油田等地大量收購多個品牌白酒酒瓶,在武漢市東西湖區某物流倉庫清洗處理后銷售給各制酒團伙。該團伙通過物流快遞,從浙江溫州購買假冒品牌白酒包裝,在武漢市黃陂區設立制假窩點,大肆生產假冒品牌假酒,通過物流銷往全國各地,涉案金額特別巨大。
去年12月9日,警方在武漢、孝感、咸寧等地,同時對熊某強等人涉嫌制售假酒犯罪團伙集中收網,現場抓獲涉案人員28名,搗毀灌裝、儲存假酒窩點14處,查扣假冒品牌白酒700余件,制假設備30余套,制假包裝材料25萬余件(套),高濃度散裝酒精5噸,涉案價值500余萬元。熊某強等10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民警介紹,該案是一起以食用酒精灌裝、冒充名酒銷售的特大食品犯罪案,涉案人員多、制假數量大、社會危害深。
制售含興奮劑食品3人被判有期徒刑
去年4月,宜昌市公安局伍家崗分局根據通報線索,破獲陳某寅等人生產銷售含有興奮劑的有毒有害食品案。犯罪團伙制售的含興奮劑有毒有害食品,均通過網絡平臺銷往全國,涉案價值1000余萬元。
該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搗毀生產、倉儲窩點4個,生產線2條,現場查獲作案工具5套,查扣興奮劑原料16公斤、空膠囊10萬余顆、成品片劑5萬余片、膠囊2萬余粒。去年12月20日,宜昌市伍家崗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犯罪嫌疑人陳某寅、羅某榮、陳某佼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五年十個月、五年。
民警介紹,食品安全重于泰山。本案中,警方全環節、全鏈條打擊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抓獲全部犯罪嫌疑人,及時堵住了有毒有害食品流向市場的流通渠道,有效凈化了食品安全環境。
非法走私醫美產品涉案金額過千萬元
2020年8月,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根據行政部門移送的案件線索,查明余某經一韓國籍華裔醫美產品經銷掮客,獲取了走私醫美藥品器械的供貨渠道,通過聯系美容院客戶、同事、同行等獲取客源,然后以加微信、建立銷售群的方式推銷無產品批號的肉毒素、玻尿酸、水光針等美容產品,再通過快遞郵寄銷售給全國各地醫療美容院、私人工作室、二級分銷商和個人。
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人,查獲非法經營的各類藥品及醫療器械共25類4887盒,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
民警介紹,一些新型醫美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均在境外,國內消費者難辨真偽,因此提醒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了解產品真偽識別方法和在國內授權許可等情況,以確保健康安全。
- 自貢啟動新興領域黨建指導員人才培養計劃(2025-04-14)
- 聊城東昌府實施“觸發式”智慧監管(2025-04-14)
- 寧夏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機制戰略研究(2025-04-14)
- 我國廣告產業收入首次突破1.5萬億元(2025-04-14)
- 與“體檢報告”同時送達的“康復方案”(2025-04-14)